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时间:2022-10-29 15:12:02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对预防和减少院前创伤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院前急救;创伤;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5-125-03

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in traumas

YUAN Xun  YU Weigui  XIA Geny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Tangxia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5237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 of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and increase cure ability in trauma. Methods 6 216 cases of the prehospital trauma patients include genders, ages, time distributions and vulnerant reasons were collected by Tangxia hospital from Jan 2008 to Dec 2010 and was p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Prehospital trauma were 6216(50.56 %), male to femal was 2.55︰1.00,the peak of trauma were 20 to 49(71.64%), the peak of incidences from 18 to 2, among them, traffic accidents(44.03%), fights(29.05%), working and falling injuries(6.76%), crashes(3.04%), prehospital fatality (2.22%), traffic accidents and fights were two main reasons of prehospital. Conclusion Traffic accidents and fights were two main reasons of prehospital Trauma, improve education of traffic laws and public security are key to prevent and reduce prehospital trauma.

[Key words] Prehospital care; Trauma; Epidemiology

创伤正日益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大危害,东莞市塘厦镇作为东南沿海工业重镇,由于三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创伤发病率逐年增长。为了解东莞市塘厦镇区的院前创伤流行病学情况,笔者对塘厦镇2008年1月~2010年12月3年间的120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东莞市塘厦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共3个完整年度的院前急救病历为基础, 回顾性分析院前创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出车时间及分布、急救量、病种分类、院前死亡等资料。

1.2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经两人核对,通过EPIDATE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患者性别、年龄、创伤患者总数、出车时间分布、致伤原因、致伤部位、院前创伤死亡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描述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年间笔者所在医院120院前急救量为12 293例次,院前创伤患者为6 216例次,占 50.56 %。其中男4 466例次占71.85%;女1 750例次占28.15%,男女性别比为2.55︰1.00。

2.2 年龄分布分析

6 216次创伤患者中,1岁以下27例次,1岁以上6 189例次,发病高峰在20~49岁,占全部创伤患者的71.64%。未能统计年龄147例次。见表1。

2.3 创伤时间分布

以18点~第2天凌晨2点为呼救高峰,共占全部呼救时间的42.58%,其他时间分布无明显差别。见图1。

2.4 致伤原因构成

致伤原因前五位依次为交通事故2 737例(44.03%),斗殴1 806例(29.05%),工伤838例(13.48%),跌伤420例(6.76%),坠落伤189例(3.04%)。未能统计原因者10例。见表2。

2.5 致伤部位构成

本组显示,创伤部位前5位依次为四肢2 545例(40.94%),头部2 193例(35.28%),腹部253例(4.07%),胸部212例(3.41%),脊柱127例(2.04%)。见表3。

2.6 创伤患者死亡构成

3年内创伤死亡数为138例次,占全部创伤患者的2.22%,其中院前死亡112例次,接入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6例次。死因排序依次为交通事故69.57%,斗殴10.14%,工伤8.7%,自杀6.52%,坠落伤4.35%,抢劫0.72%。

3 讨论

从统计资料看,3年内120共完成院前急救12 293次,创伤患者6 216次,占50.56%。其中男女性别比为2.55︰1.00。结果反映创伤仍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方向,男性驾车、酗酒、斗殴多于女性是造成男女性别比高的主要原因[1]。

从院前创伤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20~49岁为创伤高发年龄,其中,20~29岁为最高峰,以后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结果表明在沿海工业重镇外来人口多,城市年龄结构年轻化,文化层次低,法制观念淡漠等特点。

从时间分布来看,18点~第2天凌晨2点是创伤发病的高峰时间,占42.58%,这段时间主要结合有下班高峰、晚餐、娱乐的时间段,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频发,是院前创伤急救的主要时间段,提示在急诊管理中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做好院前急救准备的重要性。

从院前创伤患者致伤的原因分析,交通事故排第1位,占44.03%。斗殴占29.05%,余致伤原因分别为工伤13.48%,跌伤6.76%,坠落伤3.04%,自杀1.72%,烧烫伤0.63%,抢劫0.59%,动物咬伤0.32%,爆震伤0.31%。

道路交通伤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50%左右的道路交通伤致死人员为道路交通的弱势群体[2],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在造成道路交通的危险因素统计中,依序为未按规定让行,超速驾驶,疲劳驾驶,违法超车,酒后驾驶[3],因此,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如:限速法,限制饮酒驾驶法,安全带法,儿童安全装置法等对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交通事故是造成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机制复杂,为高动能伤,往往具有加速、减速、旋转、挤压、挥鞭等损伤机制,造成患者多部位的复合损伤[4]。目前,在创伤“三环理论”的指导下,国内许多医院均逐步实行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手术一体化的急救模式,着力解决对创伤等时间依托型疾病的院前-院内-ICU-手术的无缝衔接问题[5],建立“急救绿色通道”,从总体上提高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斗殴在本组创伤院前急救中排列第2,明显高于周海龙[6]报道的14.41%。作为沿海工业重镇,外来务工人员多,酗酒,夜生活,外出谋生生活压力大等诸多因素均易诱发打架斗殴事件,对社会治安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应努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加强重点场所的监测,努力丰富外来人员的健康文化生活,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工伤事故占13.48%,主要是手外伤患者多,体现了沿海工业重镇的特点。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劳动保护,对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自杀与自杀倾向患者占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1.72%,包括采取跳楼、自缢、割颈、切腕、溺水等方式,未统计服药自杀,煤气等自杀患者,多数为自杀未遂。由于与自杀相关的统计有可能归于坠落伤、电击、精神异常、溺水等其他疾病的诊断,而影响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自杀作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2003年开始制定“中国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研究显示我国自杀患者的诱因以家庭、婚恋纠纷、人际关系紧张、精神障碍以致躯体疾病为主[7]。

3年内创伤死亡数为138例次,占全部创伤患者的2.22%。院前现场死亡112例次,接入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6例次。其中交通事故致死占69.57%,余依次为斗殴、工伤、跌伤、坠落伤、自杀、抢劫。致死原因多为重度颅脑损伤,严重胸腹联合伤,大血管损伤。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可缩短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决定性手术时间,多学科协作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谱有所不同。摸清本地区的院前急救疾病谱规律对于强化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培训,建立与本地区流行病疾病谱相适应的急救网络,急救中心的建设规模与模式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笔者所在医院3年院前急救信息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果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但由于是3年的院前急救完整资料的流行病学大样本统计分析,仍具有相当价值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芦娜.急性酒精中毒院前救治1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9):158-159.

[2] 李海岩,顾玉龙,曹德晨,等. 7838例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4):369-370.

[3] 王正国.超速驾驶[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7):659-661.

[4] 李银先,叶红梅,邓樱,等.2006-2007年度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4-5.

[5] 曾勇,高志强.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在交通伤救治中的作用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7):617-619.

[6] 周海龙.969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7):663-666.

[7] 赵梅,季建林.自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4):222-228.

(收稿日期:2012-04-10)

推荐访问: 流行病学 创伤 急救 患者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