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国外酒类营销模式看我国酒类专业市场发展

从国外酒类营销模式看我国酒类专业市场发展

时间:2025-05-05 07:37:14 来源:网友投稿

哑铃与橄榄

中国当前酒类推广模式是两头大、中间小哑铃形,以广告投放和终端营销为主,是在专业市场发育不全的情况下的酒类推广模式。目前广告是我国酒类产品推广的主要渠道,各大电视台酒类广告所占的比重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终端本来是销售的对象,但由于中国酒的推广渠道单一,终端也在发挥着推广的作用:包括信息传播、体验甚至广告。我国的哑铃形酒类推广模式,主要原因是专业市场发育不全,专业的推广渠道匮乏,企业找不到有效的专业推广渠道,只好去投广告和跑终端。

而国外酒类推广模式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该种模式以专业会展为推广的主渠道。相关数据显示,国外顶级品牌推广预算分配依次分别为:赞助(包括高尔夫、网球、棒球、赛车、公益活动、行业活动等)、品酒会、展会、直销和媒体宣传。以上排名说明:在国外,采用跑终端和投广告的推广方式比较少用,排名前三的推广方式分别为:赞助、品酒会和展会,而这三项都可以划归到专业会展的范围。专业会展主要的特征是针对专业对象(经销商和目标客户)进行定向传播、定向交流,既有展示,也有体验。这种方式比广告要窄、更聚焦,比终端要广,我们称之为推广的中观渠道。

赞助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专业会展的推广途径,此种推广方式选择目标客户集中的赛事和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品牌传播。而且更多时候,采用展示台、品尝点或专卖店的形式进行配合宣传。研究发现,次顶级品牌及以下品牌的赞助投入会明显减少。顶级品牌以下,对投入产出比较在意的企业,赞助的投入会明显减少,而品酒会和展会是他们推广的主要方式。

四点启示

通过国外与国内酒类营销推广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其一,减少酒精危害和理性饮酒呼声渐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酒税和限制酒类广告。在外国,在成熟市场国家,酒类广告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比如在法国:《埃万法》规定,酒类广告不能上电影、电视和电台;酒精类饮品广告的载体只有平面媒体、街头张贴或手工散发;所有酒类广告必须以醒目字体标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不许请知名人物为酒类产品做宣传或代言。在美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啤酒及温和性酒类的广告,广告片中禁止出现“饮”的镜头;对用蒸馏法酿造而成的烈性酒,禁止播放其广告。而中国目前对酒类广告还没什么限制,但可以预计这种限制将为时不远。将对主要依靠广告来提升品牌进行推广的行业带来挑战。不过也不要过分担心,广告投入都少了,也可能是一个解脱,企业机会均等,就看谁最先启动新的推广渠道。

在人们饮酒更趋理性的今后,酒精消费的量不可避免地将下降。要保住这个蛋糕不被缩小,唯一的出路是提高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而要获得高附加值,必须要投入推广来支撑。

其二,在酒类推广中,大众媒介广告信息的受众90%是无用的,需要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推广渠道。

其三,终端推广需投入大量人力,并进行复杂的培训和组织,在终端竞争加剧、门槛提高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趋势下将难以为继。在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不可能聘用很多人力来跑终端,一个一个终端地跑,并不是高效的推广方式,这是信息时代的冷兵器战法,需要改变。

其四,成熟市场经济酒类推广的主渠道是专业会展。经验告诉我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培育和完善以专业会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市场,是酒类行业的一项比较紧迫的课题。

最大的专业展应该出现在中国

在当前中国,专业会展在酒类推广方式中还比较弱小,但却是未来的市场主力。作为专业会展,向专业人群定向传播,进行定向交流,相比于广告和终端更能影响核心人群,从而传播的效果更好。专业会展的形势是“会中有展,展中有会”,所以更容易说服消费者,起到优化推广的作用。

专业会展的两种典型形式是专场品酒会和酒类专业展。专场品酒会是一种专业、优雅,集体验和社交功能的酒类推广方式。酒类专业展则是一个微缩的竞争舞台,各个厂商都有平等机会在酒展上展示产品、宣传品牌,并通过精细的展台设计和丰富的产品体验传达给经销商以信心,也可以通过品尝来培养Fans。随着形势发展,品酒会和酒类专业展有更多融合的趋势。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品酒会是单一主体,或特征相近的几个主体;展会是多元主体,上百个企业,上千个企业,大家机会均等,平等竞争。由此而推论,展会的专业观众数量肯定会多于专场品酒会。但他们注意力又不如专场品酒会集中,这就需要企业在参展中有新意、有创新,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成为亮点,因此参展也是一项技术。反过来,从专业观众来看,多主体的展会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因为对他们来说效率比较高,一次可以看到、尝到更多的酒。获取信息也更集中。总之,品酒会和展会各有特点,互相补充,是专业市场的不同形式。

当前,国际上五大酒展分别是法国的VINEXPO和Vinisud、英国的LIWF、意大利的Vin Italy和德国的Prowine。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生产能力,也是消费量最大的单一市场,拥有最大潜力的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世界最大的酒展必然也只能出现在中国。

糖酒会不同于品牌展

中国有一个糖酒会,但“糖酒会”与“品牌展”还是有相当的差异,糖酒会是一个知名的展览会,但不是品牌展。糖酒会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属于贸易综合展。而品牌展更多突出其“附加值”,除去贸易、展示功能之外,更多强调品牌提升、交流和体验等。糖酒会属于“普及型”展会,这个“普及型”除了从无到有的普及外,糖酒会还发挥着形成“潮流品牌”和“大众化品牌”的作用。而品牌展应属于“改善型”,包括“应酬型”和“品鉴型”,对于改善型消费喝的不止是酒,是品牌、是地位、是文化。虽然现在对糖酒会的议论比较多,不管是从“量”还是从“普及型”的角度看,糖酒会的价值毋庸置疑。

但是,在当前中国,具有“附加值”和“改善型”功能的酒类品牌展还是个空白。像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的“酒业博览会”(酒博会CIADE)虽然具有这个概念,但只举办了两届,还处于培育和成长阶段。其次,糖酒会属于以“生产中心”为核心的展览,而品牌展则需要以“消费中心”为核心的展览,特点有所不同,满足企业的不同需要。

综上所述,借鉴国外经验,中国的酒类专业会展发展滞后,尤其是品牌展滞后,是目前专业市场发展的一个短板,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酒业的市场开发和行业发展。

推荐访问: 看我 酒类 类专业 营销模式 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