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5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3篇

2025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3篇

时间:2025-05-10 00:27:40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选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5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3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1、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2、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保留猿的特点 B、使用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采集和狩猎

  3、很多人吃米饭,水稻种植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饭

  A、北京周口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4、2005年,*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5、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A、启、桀 B、桀、纣 C、汤、桀 D、汤、纣

  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7、在西周社会中,工匠属于

  A、国王 B、奴隶 C、*民 D、贵族

  8、“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A、煮盐业的兴盛 B、纺织业的进步

  C、铁器的广泛应用 D、奴隶主转化为奴隶

  10、作家余秋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汉武帝

  11、氏族聚落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

  A、狩猎 B、采集 C、农耕 D、游牧

  12、禅让制度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才能 D、门第

  13、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21世纪( )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1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5、*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6、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

  A、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472年—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473年—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

  二、非选择题(17题13分、18题8分、19题13分)

  17、(1)列举春秋时五位著名霸主(5分)

  (2)“退避三舍”表现了 信守诺言; 敢于问鼎中原,大有取代天子之势; 不忘战败耻辱,卧薪尝胆; 稳定内政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他们最终成就各自的霸业。(4分)

  (3)“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数量的变化是因为:战国初年, 国分裂为 、 、 三个国家。(4分)

  18、某校初一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别说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8分)

  (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3)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4)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和时间。(4分)

  (2)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6分)

  (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