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无公害蔬菜生产之应对污染

无公害蔬菜生产之应对污染

时间:2022-10-22 10:06:02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变化,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日益重视,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市场消费亮点。为满足市场需求,确保消费安全,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农产品准入制度,建立起严密的检测网络,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而且,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的需要,也是我国蔬菜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所以要从根本上找到蔬菜污染的来源及应对措施。

一、生产环境对蔬菜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蔬菜生产离不开大气、灌溉水和土壤等环境,这些环境条件污染后,必然对蔬菜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选择一个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生产基地,就为蔬菜产品质量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大气污染由于工矿业和交通车辆排放的有害气体不仅直接伤及蔬菜,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有的还会在植株内积累,从而造成污染。为此,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中,明确规定了产地的环境条件,要求菜区大气环境达到国家标准GB3095-1982所列的一级空气质量标准,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地块应与工矿区、公路、医院、生活污染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的粪便和污水进入土壤均会造成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藏性和潜伏性,很难消除,对作物危害很大。因此,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认证时,土壤检测是必须的。

水体污染灌溉是蔬菜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灌溉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蔬菜的品质。无论是地上水或地下水,都不可避免与岩石、土壤、大气接触,便会受到不同的污染。含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或间接进入农田,就会把大量的有害物质带入土壤并积累下来;含有重金属有害物质的废渣,经过降雨淋溶进入土壤,成为地下水。利用受污染的水体进行菜田灌溉,蔬菜就会受到污染。无公害蔬菜生产灌溉用水要执行国家标准GB5084-1985中所列的二级标准,不用地上水,用50米以下的地下水。

二、栽培过程中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的使用防治蔬菜病虫害,使用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喷洒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会有10%~20%粘附在蔬菜表面,80%~90%散落到地面,一部分溶于水被根吸收,还会有少量残留在土壤或渗入地下水中。随着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成为造成蔬菜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项防治技术,发挥综合效益,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保证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减少农药污染的主要途径有科学安全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更合理、广泛地使用生物农药等。另外,科学轮作,合理套作;土壤深翻、冬灌、消毒;选择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对种子包衣;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适时用药,在害虫最敏感的时期用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都能够科学有效的减少污染。

化肥施用 以矿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磷、钾、硼肥,原料中含有的某些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积累超标,进入蔬菜株体被人体食用,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超量使用氮素化肥也会对蔬菜造成污染。因此,我们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必须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或增施一些蔬菜必需的微生物肥料。要严格限制化肥使用种类、施用量和使用时间,对有机肥做好无害化处理,防止将有害物质和病原菌带入菜田。

产品采收、运输、保鲜及加工的污染及防治措施蔬菜在采收前最后一次施药和收获日期要相隔一定的天数,保证蔬菜的农药残留不会超标。一般气温高时7~10天,气温低时10~15天。采收后的运输、储运、保鲜过程中的霉烂、病变,一些有毒成分的聚集,加工过程中的食品添加剂、保鲜防腐剂使用不当,或者加工设备、加工环境不卫生等,都会对蔬菜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田间采收的蔬菜要及时清洗、挑选、分级、包装、储藏和保鲜。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以符合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加工要求。

河北霸洲市农广校 王燕华 065700

推荐访问: 无公害 应对 蔬菜生产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