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19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19篇

时间:2022-11-16 16:18:01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19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课时目标导航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教材第68页例1)  1.能正确辨认从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19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19篇

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课时目标导航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教材第68页例1)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一、情景引入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盲人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把大象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他们想个办法吗?二、学习新课老师把玩具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1)你看到了什么?①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②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③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④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提示:左右两边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左耳上系一个蝴蝶结,这样在左面的同学就能看到蝴蝶结,而右面的同学是看不到蝴蝶结的,进而区别左右两边。(2)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1、2题。第1题:大象的上面是小鸟拍的;大象的后面是小熊拍的;大象的侧面是袋鼠拍的;大象的正面是小猴子拍的。第2题:①③②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节课以小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2.主体参与,探究新知。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备课资料参考

  盲人摸象从前,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瞎子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瞎子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同簸箕一样。”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床。”摸到象尾的瞎子说:“大象好似绳子。”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把自己摸到的某一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后来人们便用“瞎子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第2课时由平面图形还原几何体课时目标导航

  由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几何体的形状。(教材第69页例2、例3)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几何体的不同形状。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辨认简单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一、情景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二、学习新课1.教材第69页例2。(1)出示长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两个侧面可能是正方形。(2)出示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正方形。(3)出示圆柱。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形,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4)出示球。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球无论从哪个面看到的都是圆形。2.教材第69页例3。提问:如果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并且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特殊的长方体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小结: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70~71页“练习十六”第3~5题。第3题:第4题:③①②

  第5题: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

  由平面图形还原几何体1.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2.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唯一。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篇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操做、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学具、教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小熊玩具;小汽车一个,正方体一个;课件。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图片1、猜猜这是什么呢?同意吗?2、当你再看到另外一张图片的时候,你还确定它是一个球吗?3、看完第三张图片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它是什么了!4、同一个存钱罐,为什么看到三张不同的图片呢?虽然是同一个存钱罐,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整体,我们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来看看它是谁?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具,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我们已经学过前、后、左、右,请你悄悄的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面?我们分别坐在小熊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2)组内交流:你坐在熊猫的哪一面?看到熊猫的什么样子?(3)全班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说说自己坐在熊猫的哪一面,看到熊猫是什么样的?(4)设疑探究:你们看到的是同一个熊猫,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一样呢?小结:看来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熊猫是不同的。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如果你想看到熊猫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可以怎样观察?在不动熊猫的情况下可以怎么做?(请生示范)(1)换位要求:静、轻、快。(2)仔细观察,组内交流:你来到了小熊的哪一面?从你这个位置看到熊猫是什么样子?与大屏幕上的第几幅图一样?这次看到的和换位前一样吗?

  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把现在看到熊猫的样子记在脑海里。三次换位后追问,想一想每次换位后看到的和换位前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说的很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

  生了变化,观察角度也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三)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我们观察的4幅图中,你觉得那两幅图比较

  相似?他们一样吗?(2)我们一起观察熊猫的侧面也就是左面

  和右面,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下位观

  察,小组讨论。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

  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

  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四)情境模拟,发展空间观念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站到小明的位置

  上,看看小明看到熊猫

  什么样子,再分别到小红、小芳、小亮的位置看一看,并记住看到的

  样子。

  (2)想一想:回到座位静静的想一想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

  什么样子的。(3)说一说:请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

  到的?(五)游戏巩固,发展空间观念

  同学们喜欢照相吗?老师给小汽车照了几张照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小

  汽车,猜猜老师在什么位置拍摄的呢?请个小朋友站一下位置。(六)

  总结方法,提升认识刚才我们一起学习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

  样观察的?在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观察的位置不

  同

  看到的形状不同你们确定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正方体,他们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那样我就是说观察的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七)联

  系生活,应用拓展

  (1)观察物体真有趣,看小动物们在观察小房子呢!认真看图仔细

  思考,他们分别是谁看到的?

  (2)我们都是小小摄影师,看看这些天安门照片分别从哪个位置拍摄

  的?(3)你知道吗?

  (4)完成答题卡中的填一填。

  今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处处留心观察,做一个

  会观察、爱观察、勤思考的好孩子!考试中答题策略和几个答题窍

  门

  对于中学生来说,最终都要参加升学考试,而考试的遗憾莫过于

  实有的水平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致使十几年的辛劳毁于两小时的“经

  验”不足。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的都是心理素质和考试技术的较

  量。当一个考生进入封闭考场之后,他的知识和能力就是一个常数,

  而如何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阅卷得分点,这就取决于稳定的心态和

  答题的技术了。

  答题得分到底有什么技巧,这也许是所有中学生们关心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也许中考状元们能给我们答案。经过中考实战,中考状元

  们都展现出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良好心态、踏实的知识基础和应试技巧。

  下面是他们在备考应试阶段总结出的“四先四后”应试技巧。

  1.先易后难

  顾名思义,就是在做题的时候,先做那些简单的题目,然后再做困难的题目,先做A类题,再攻B类题。当然,容易和困难是因人而异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虽然试卷本身的编排已经在原则上考虑到从易到难,但这仅仅是命题组的主观认识,而且数学试卷常常被设计为“两个从易到难的三个小高潮”(三类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从易到难;每类题型本身又从易到难),就是说,选择题的难题完全可能比填空题的易题困难,而解答题的易题又完全可能比选择、填空的难题容易。

  所以,进入第二遍答题时,就无须拘泥于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被跳过的题目其实还在潜意识里继续思考),特别是不能在低分值的题目上耽误过长时间,防止“前面难题久攻不下,后面易题无暇顾及”。

  2.先熟后生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位、题型结构比较熟悉的题目后攻那些题型、内容,甚至语言都比较陌生的题目。先做在某些方面有熟悉感的题目,容易产生精神亢奋,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进入境界,展开联想,促进转化,拾级登高。3.先高后低这是说要优先处理高分题(解答题),特别是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更要注意解题的时间效益,比如:(1)两道都会做的题目,应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减少时间不足的失分。

  (2)到了最后一二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的得分。事实证明,“大题拿小分”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先高后低”要与“先易后难”结合起来,不能不分难易,专挑高分题做,否则会造成“高分难题做不出来,低分易题没时间做”。

  4.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集中处理(如同为函数题,同为方程题,同为不等式题,同为数列题,同为三角函数题,同为立体几何题,同为解析几何题,同为概率统计题,同为微积分题等),这些题目常常用到同样的数学思想、类似的思考方法,甚至同一数学公式,把它们结合起来一起处理,思考比较集中,方法或知识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数学中考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维活动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兴奋中心必须从这一章节跳跃到另一章节,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中心转移得过急、过陡和过频。当然,在做到以上几点之外,最重要的是你要坚持到最后分钟,忌好胜心理。时间就是胜利,珍惜一分钟,有可能减少你一分甚至几分的失误。答完试题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核对,切忌为出风头而草率交卷。要恪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成绩,想真正获得知识,就必须要重视记忆的作用。

篇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教案(详案)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P68例1,完成教材P68“做一做”和P70~71“练习十六”中第1~4题。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结合课件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看图听故事。

  师:同学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头大象呢?(一头)既然是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呢?【预设】学生会说因为他们摸的部位不同,所以说的不一样。只要说法合理,教师就予以表扬。师:虽然是同一头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感受到的形态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师: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这就叫“观察”。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地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你们有信心吗?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68例1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四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玩偶,看到的熊猫玩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师:仅仅看图片,同学们可能在观察上有一定的困难,那我们就用具体的实物来观察。教师给每个组一个熊猫玩偶。1.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师: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玩偶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玩偶,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玩偶分别是什么样的。

  -1-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汇报。【预设】学生只会简单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往往说出的是从几个面看到的,要引导学生只从一个面去观察。2.换位观察,建立表象。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地听了别人的回答,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预设】预设1:四人换座位。(让学生演示方法)预设2:也可以把熊猫玩偶转一转。师:如果观察一些较大的物体,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预设】学生会说出可以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师:是啊!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移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请同学们分别坐到熊猫玩偶的前、后、左、右面,相互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每观察一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玩偶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海里。3.重点观察左、右位置,对比辨析。师:刚才从左、右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玩偶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预设】学生可以根据熊猫玩偶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玩偶的脸及四肢的朝向,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熊猫玩偶不同的特点帮助区分。4.运用表象,正确判断。师:通过前面对于教材P68例1的情境模拟,大家知道下面这些图分别是小亮、小芳、小明和小红中的谁看到的吗?课件出示P68例1的情境图。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交流。三、总结方法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归纳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板书)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6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先同桌两人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P71“练习十六”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订正。3.完成教材P70“练习十六”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4.完成教材P70“练习十六”第3题。师:同学们可以与同桌合作,将4本教材摞在一起后观察,然后再动手连线。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2、例3,完成教材P71“练习十六”中第5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2.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学会辨认从立体图形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3.能根据观察立体图形时所看到的图形,推理出观察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会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时所看到的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活动引入。教师出示积木。师: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你们的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对又快。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个立体图形。

  师:大家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

  二、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观察长方体。(1)小组活动:将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前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2)全班交流: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预设】有的学生会说看到了长方形或正方形,也有的学生会说看到的是平行四边形,这时可用纸盖住这个面,沿着面的四周按压出图形的轮廓,用笔沿轮廓线描出所看到的图形,再确认看到的是什么图形。(3)初步渗透“三视图”。课件出示教材P69例2。

  -3-

  师: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预设】有了前面观察的基础,学生都能说出:第一幅图是小英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小刚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小强看到的。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从图中这三个位置观察长方体,看到的都是长方形,有的是横着的,有的是竖着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2.观察正方体。(1)小组活动:将正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前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2)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预设】正方体的观察比较容易,学生会说在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预设】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一样的,都是正方形。(4)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师小结:从前面、上面、侧面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图形相同。3.观察圆柱和球。师:照样子观察竖放的圆柱和球,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观察竖放的圆柱,从上面看是圆形,从前面和侧面看,都是长方形;观察球,不论从哪个面看,都是圆形。4.师生小结并板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三、运用新知1.由观察到的图形进行推理。师:老师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预设】它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还可能是圆柱,因为有的圆柱竖着放时,从前面看是正方形。师: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出示课件)

  2.深化理解,想象推理。师:想一想,从前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预设】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长方体,也能说明理由,教师补充还可能是圆柱,课件出示说明。

  讨论:我们单凭从某一个角度看到的图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立体图形?师小结: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板书)四、巩固练习

  -4-

  1.完成教材P71“练习十六”第5题。(1)仔细观察,说一说看到的形状,独立完成连一连。【预设】其中,从上面看到的是两个小正方形,由于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将其想象成画在同一平面上的图形,提高了对学生想象力的要求。(2)换一种摆法,再试一试。教师调整摆法,让学生说一说从各个面所看到的图形。2.课件出示习题。

  师:同学们,长颈鹿和小猴看到分别是图几?(1)仔细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2)全班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长颈鹿是从上面看的,看到的是正方形中间有一个圆,是图④;小猴是从前面看的,看到的是图②。3.猜一猜。师:有一个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看到它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预设】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或球。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5-

篇四: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视察物体》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是不同的,学会依据看到的形态正确推断视察者的位置。

  2、数学思索:学生通过视察、比较、实践操作、想像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并明确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3、解决问题:使学生能用视察、比较、实践等技能视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对事物产生新奇与爱好。

  4、情感与看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力,以及视察、概括实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视察,从不同方面视察简洁物体的形态。

  教学难点:经验在不同角度视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育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逐张出示同一张图片但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

  2、(依据图片的先后播出的依次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一个蓝色的球;储钱罐;小兔子)

  3、从不同位置视察物体,会看到什么呢?出题课题

  探究新知

  1、学习第58页例5.

  2、请同学们拿出玩具熊放在桌子上,分小组看看坐在自己座位上看到的熊猫形态。

  3、沟通汇报自己所看到的形态。

  4、为什么熊猫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态?

  5、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6、交换位置再视察,说说在新座位上看到的熊猫形态。

  7、汇报沟通

  8、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一组放一个,坐在座位上仔细视察。并说出自己看的形态。

  课题练习

  1、这些图都是谁看到的呢?把是谁看到汽车的哪一个面用线连起来。

  2、出示孙悟空的不同角度的图片,说一说是他的哪个面?

  拓展提升

  1、课件出题图片。

  2、请小挚友仔细视察,说说他们分别给狮子拍了哪个角度的照片?

  3、请小挚友介绍自己的视察。

  4、完成68页的做一做。

  课后小结

  1、你今日收获了什么?

  2、师生总结:

  a、依据看到的形态正确地推断视察者的位置。

  b、正确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视察物体》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P68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验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态、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分辨简洁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到的形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相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

  2、分辨简洁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到的形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教学打算:实物,不同角度视察到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小挚友你们喜爱听故事吗?今日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老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方法吗?

  学生沟通。

  老师揭示课题:视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爱听故事,老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探讨,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视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爱好。

  二、激发爱好,合作求知

  1、老师:小挚友刚才你们都说的特别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玩具,赶快打开看看吧。(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细致视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玩具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视察沟通

  3、全班沟通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玩具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番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细致视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化理解

  出示P68页上的熊猫图:这是四个小挚友看到的玩具熊猫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沟通,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推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简单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育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学问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学问应用中体验胜利。

  四、课堂总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五、随堂练习

篇五: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学生交流。

  1/4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教学例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奖励每个小组一份玩具,赶快打开看看吧。(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玩具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2、学生观察交流,全班交流汇报。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玩具的哪一部分?3、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4、通过活动回答例1的问题。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完成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出示P68页上的卡车图,4个小朋友看到卡车的不同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2、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四、观察立体图形1、教学例2(1)出示例2图。右边的三副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结合前面的知识学生独立完成,点名汇报。(2)出示一个正方体。分组观察,一组从前面看,一组从左(右)面看,一组

  2/4

  从上面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小组汇报。(3)出示一个圆柱。分组观察,一组从前面看,一组从左(右)面看,一组从上面看。分别看到的是

  什么。小组汇报。(4)出示一个球。分组观察,一组从前面看,一组从左(右)面看,一组从上面看。分别看到的是

  什么。小组汇报。2、教学例3。(1)提出问题: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

  的,他可能是什么?(2)每组分配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3)学生自己观察。观察哪些是满足题意的立体图形。学生活动。小组汇报。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3/4

篇六: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敎學设计

  敎材分析:这节课學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

  向观察同一物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學习,旨在让學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學生的空间观念。學情分析:

  培养學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學数學敎學的目的之一,而小學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本节课的敎學设计旨在让學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以培养學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敎學目标:

  1.通过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几何图形的正面、侧面、上面时看到的图形。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學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學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敎學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使學生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敎學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敎學准备:多媒体课件,卡通小羊,敎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练习题卡

  敎學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实物卡通羊——请五位同學上讲台观察,然后站在相应的图片旁边。2.學生根据这五位同學选择的图片来判断他们站的位置,这时敎师拿着小羊走到同學们中间去,保证各个位置孩子们都能看到。3.敎师点评总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羊的部位不一样。二、新授(例2)1.师:小羊可不是自己来的哦,它为我们带来他最喜欢的玩具——积木。赶快来看一看吧……2.分辨老师准备的各种立体图形,说出它的名称和特点。3.师出示长方体的积木,让同學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下。(1)观察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亮点:看一看,摸一摸,用手沿着图形的四周画一画,想一想画出来都是什么样子,实际用笔画一画。在①位置可以看到什么?举起你们小组认为对的图片。在②位置可以看到什么?举起你们小组认为对的图片。在③位置可以看到什么?举起你们小组认为对的图片。

  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假设交换位置观察长方体的形状。如果你坐在长方体的前方,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是什么

  形状?左方呢?上方呢?敎师指名三名學生到讲台示范。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的

  长方体的形状。4.课件出示列2的主题图,让學生独立解决问题。5.归纳总结:(1)同一个人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长方体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2)不同的人站在同一位置看到的长方体的形状相同。6.小组學习

  各小组照样子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完成练习。难点:圆柱侧面的图形和球的各个面的图形是难点。(1)要求學生先独立观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看到的这些物体的形状。(2)小结:从正前方、左方、上方观察正方体,都是正方形;从某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有可能是长方体,也有可能是正方形;从某个方向观察圆柱,有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从任何一个方向观察球,都是圆形。“从各个位置观察球,所看到的图形都一样;从侧面观察圆柱,所观察到的图形一样。”8.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再找其他小组补充,最后总结发现的规律。

  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延伸(例3)

  1.师:给出一个立体图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它。

  2.师:那么,给大家一个看到的图形,你能知道这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3.师:有难度哦,大家要开动脑筋啦~

  4.PPT出示一个正方形。

  提问:它有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呢?

  5.小组學习:

  让學生大胆猜测,并说一说理由。

  6.找學生上台说一说他的猜测和理由。敎师给予及时性评价。

  7.敎师总结學生们的发言。

  四、练习(拔高)

  用三个正方体组合成一个新的立体图形,给出图片让孩子们选择连

  线。

  五、课堂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學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

  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物体位置不同

  看到的图形不同)

  敎學反思:成功之处:从學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出发,让學生发现数學、學习数

  學、研究数學,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學,这是很有必要的。學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实践感悟到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

  4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同的,并且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轮廓,这样在培养學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培养了學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學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在例2的敎學中,敎师组织學生观察、想象、验证后,还把四种立体图形的观察结果进行了整体的归纳,这样既帮助學生建立了立体图形的完整表象,又能提高學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对于例3的敎學,采用的是猜想、验证的方式,这样能激起學生的學习兴趣。

  不足之处:學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三个面很容易得出所看到的立体图形,但是总结结论对于學生来说很难。并且部分學生把看到的图形不能抽象成平面图形,如球的观察,他们认为任何一个方向看到的都是球,不能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圆。再敎时要增加猜想、观察、验证等环节。

  5

篇七: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学具、教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课件。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想想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师通过课件讲述如下故事,学生看图听故事。星期天,退休的李奶奶带着她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外孙女欢欢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东东他们就把李奶奶拉到了象园,李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3人连忙答应?然后向大象跑去。不一会儿,3个孩子就跑了回来,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东东说:“奶奶,奶奶,大象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明明说:“不对,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欢欢说:“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奶奶听后哈哈大笑。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奶奶为什么哈哈大笑吗?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呢?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

  1/5

  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配以课件的演示,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是片面的,自然揭示课题o)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教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教师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教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教师:请两名同学再分别说说从这个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教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分。)教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

  2/5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集体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特征,并借助语言、动作等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看平面图时进行表象的提取作准备。)

  (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教师出示如下例1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4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教师:请每组的四位同学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教师:看看小明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教师:如果你是小红、小芳或者小亮,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站一站,看一看。3.运用表象,正确判断教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游戏巩固,发展观念教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

  3/5

  后快速站到那一面去。(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并进行情境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图中观

  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把学生的认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情境图,能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进而激活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的表象,作出相应的判断。最后通过游戏,再次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方法,提升认识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最后完成如下板书: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设计意图:在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物体的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完成“做一做”教师:同学们要乘上快乐大巴去秋游,出发之前有4名同学在观察大巴,他们看到的一样吗?每幅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教师: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天安门,有3名同学给天安门城楼拍了照,你知道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吗?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5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教师:同学们玩累了,一起去品茶休息。喝茶的时候,他们观察了茶叶筒。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围绕了一条主线——秋游,巧妙地把练习穿插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篇八: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学生姓名授课老师

  总课时

  观察物体(一)教学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上)

  上课时间

  教学课题第九讲:观察物体(一)

  共16讲32课时教学内容概括

  课时计划

  1讲2课时教学重难点

  同步教学知识内容观察物体。

  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立体图形的形状;根据观察到的一个面的形状推测出所观察的立体图形。

  一、知识梳理: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

  观察物体(一)

  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

  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正方体和球无论从哪个面观察,看到的形状都完全一样。

  【知识点一】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1

  归纳总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练习:同学们在观察一头木头大象,左下方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知识点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

  下面三张图分别是从右侧立体图形的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连一连。

  上面

  前面

  侧面

  2

  归纳总结:

  (1)从某一方向观察物体的时候,朝向我们(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正面,

  朝向左边或右边的面叫做侧面,朝向上面的面叫做上面。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

  不同的。

  (3)观察图形。

  立体图形

  正面观察

  侧面观察

  上面观察

  练习: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从汽车的前面、后面、侧面、上面拍的,从(拍照的位置。

  )里写出

  ()

  ()

  ()()

  3

  【知识点三】根据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一个面是圆形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归纳总结: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

  练习:根据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的形状。(1)

  正面

  上面

  左面

  (2)正面

  上面

  左面

  4

  二、习题小练:

  1、把下面两个物体的正面涂上红色,侧面涂上绿色,上面涂上黄色。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

  ,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

  (

  )

  (

  )

  (

  )

  (

  )

  3、填一填。

  4、连一连。

  ①

  ②

  ③

  ④

  小狗看到的是图();小猴看到的是图();小猫看到的是图();小鸟看到的是图()。

  上面正面侧面

  5

  5、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字的和是7.写出下面这个正方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6左侧面:

  5右侧面:

  三、思维拓展

  1、观察下面的物体,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

  195

  234

  687

  2、如图是一个标有1、2、3、4、5、6的正方体三种不同的摆法。猜一猜这个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513

  632

  231

  6

  四、家庭作业:

  1、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1)

  (2)

  (

  )面(

  )面(

  )面

  (

  )面(

  )面(

  )面

  2、有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情况如下。请你说出与数字1、2、3相对的面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614

  231

  543

  3、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7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立体图形有(的立体图形有(

  的立体图形有(的立体图形有(

  五、知识总结:

  )。)。

  )。)。

  教师手记

  授课教师:

  8

篇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单元备课

  单元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主题研制掌握观察方法,建立图形表象。

  一、教学内容教学各节的内容编排如下表:

  观察物体(一)

  二、教学内容分析

  辨别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例1

  辨别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状例2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例3

  例1展示了4名学生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

  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这4个方向观察到的

  单元解读

  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

  形状,让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从熊猫前面、后面看到的形状有较大差别,学生很容易辨认;但从左、右两个侧面看到的形状基本相同,只是脸、胳膊等的朝向不同,学生辨认起来有一定困难(学

  生在一年级认识左、右时,只要求以“自我”的方向为参照点辨认

  左右,对与自己方

  向想法的人或物为参照

  点辨认左、右不作要求)。因此,教材在熊猫的一只耳朵上戴上了

  一个蝴蝶结作为“标示性标志”,利用这一形象特征降低难度,帮

  助学生区分左、右两个侧面的学生看到的形状。通过例1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

  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进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本教材在编排时有以下意图:(1)熊猫的位置、方向固定不动,学生要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并对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形成表象;(2)图中分别标出了4名学生的名字,表明用学生所在的位置代替

  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方位词,如:“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可以说成“小明看到的图形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为“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词都是相对而言,描述起来容易出现分歧;(3)让学生能想象出自己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从而判断出不同的形状分别是哪名学生看到的。

  例2的编排层次与例1基本相同,只是所观察的物体有所变化,由实物变成了立体图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几何图形,初步渗透三视图的知识。所观察的几何体分为3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平面围成的几何体进行观察,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二种是几何体中有平面也有曲面,如圆柱;三是对曲面围成的几何体进行观察,如球。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从整体到局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的编排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在根据一个面的形状猜想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和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辨认从侧面看到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

  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的过程,观察物体的相对位

  置和形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

  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能

  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

  一些基本方法,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学段课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丰富

  要求

  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在观察物

  体活动中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

  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还可以帮助学学生

  直观理解数学;通过观察、形成表象,根据图形的性质得到描述性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1.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初步体会局

  部与整体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经历从不同方位对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掌握有关知识。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1.为使学生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经验,首先要选择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物体作为观察物,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教材中观察熊猫玩偶情景图,为了便于区分左右两侧表述中的形状,在熊猫的一只耳朵上戴上蝴蝶结作为“标示性标志”,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语言描述、动作描述、闭眼记忆等方式进行区分形成清晰的表象。

  2.在情景模拟中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建立表象,明确不同位置所看到物体的形状,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

  3.利用模拟情景图,读懂图中人物与被观察者与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通过“看图-找位置”和“看图-想形状”两个层次活动,唤醒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的形状的表象,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教学建议

  4.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将所看到的图形在脑中形成表象。如可以闭

  眼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在不同的位置看到图形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什

  么特征、标记等,是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更加清晰。明确。

  5.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抽象出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图的必要条件。教

  师指导学生观察物体时要让学生的实现与观察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观察侧

  面时,要将身体移到观察物侧面。对于不好区分的面还可以反复、对比观察,

  并通过标记物的不同进行区分。

  6.教师应组织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物体、几何体进行直接观察,直接观察

  是间接观察的基础,再逐步过渡到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如汽车、天安

  门或其他标志性的建筑物,让学生充分积累观察经验,看图辨识观察到的图

  形。即使没有亲身看到物体,也会提取已有经验,通过想象、分析、推理等

  思维活动做出正确判断,这是运用间接观察经验的过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

  验二者不可缺。

  7.观察由实物或几何体再到形状图,经历了抽象以及从立体图形到平面

  图形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将自己头脑中想象、加工的过程,

  借助语言、动作等方式外显出来,使思维更加清晰,有序,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对应关系更加明确,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

  课时安排

  共计4课时:辨别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例1辨别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状———例2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例3练习课———1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1、通过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养

  教学目标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时

  解

  3、培养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读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观察,从不同方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难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法学法讲解引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设计

  (一)

  1.故事激趣

  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问题是探究看视频思的出发点,

  激趣导入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揭示课题考问题。本课伊始,

  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

  创设儿童熟

  不一样吗?

  悉的故事情

  教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

  学

  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

  过

  的全貌。

  程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

  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

  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在有趣的故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

  事中,初步

  书课题:观察物体)

  感受局部与

  整体的关

  系,不仅带

  着愉快的心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再请同学们与对面的同学换位置观察,并且汇报。(我看到……我刚才看到的。)(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发放观察道具规定观察方法

  观察,汇报思考

  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对熊猫进引导学生观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察情境图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2.运用表象(1)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

  观察情境图,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看一看,想一想通过图形建立表象。

  通过情境模拟、方法迁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观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好地实现由实物到形状图的转化,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

  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巩固提升问题

  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2)辨一辨:课件任意出示上图中的一张熊猫照片,判断是哪个座位上看到的,请快速站到相应的座位旁。

  3.自主迁移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4.反思提升(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归纳提升: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用表象正确判断(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反思回答

  确定观察方法明确辨识。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课件完成教材68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2.课件展示出相关联系让学生们快速回到,并且说出原因。再评价。3.闯关游戏,根据学生本节课所有进行练习,课件展示出题目。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完成练习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激活经验储备,经历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猜测、合情推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体验,学会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美。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伸

  1.畅谈收获

  引导小

  2.小结延伸

  结,小结延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伸。

  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后在看待

  事物时,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

  人那样只凭某一方面的了解来判断,

  这是不准确的,必须从事物的各个方

  面来观察,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分享收获

  课尾小结呼应课始,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引向课外,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

  板书设

  正面侧面

  计后面

  备注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篇十: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优秀教案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正面、侧面和背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并且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1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熊猫。

  1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教师讲一讲“盲人摸象”的故事。提问:故事中的三个盲人为什么对大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呢?师说明:因为他们摸的地方不同,所以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探究新知】

  1.从一个位置观察。师:(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熊猫的生活习性吗?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师: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的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的熊猫图片。)师:你看到的和屏幕上的哪张图片是一样的?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师:请学生交换座位再观察,说说自己在新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的形状。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生2:我看到了前面,刚才看到了侧面。师: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生:因为我们的位置都改变了。师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师:这是老师绕着熊猫转一圈拍摄到的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熊猫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2

  3.情感交流。师:看过之后,你想对熊猫说些什么?师:你们知不知道现在由于自然的原因,熊猫数量很少了,而且还有另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思想教育。)

  【巩固应用】

  摆一摆。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指名回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能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师准备了许多实物作为教学教具,以此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都被老师手中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吸引,积极回答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不能理解把自己当成观察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看物体的形状,反复思索着课上发生的一切。遇到这种情况时应鼓励学生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3

  第2课时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重难点】

  重点:了解判断一个立体图形,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难点:理解不同立体图形的一个侧面可能相同。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

  【教学设计】【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地辨认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物体形状了。

  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组三名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课件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检查例2认知情况,为下面的知识呈现做铺垫。师:说一说你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同一个立体图形让多名同学观察,并说一说。)师:那我们可以只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形状来确定它是什么物体吗?如

  4

  果我们看到了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你知道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将一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盒子放在讲桌上,用桌布盖起来,只露出一个是正方形的面。

  师:猜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限于新学的知识,很容易猜成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师:只有正方体的面可能是正方体么?还可能是什么?联系刚刚完成的例2,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并回答。(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并上台展示给大家看自己的发现。总结:判断一个立体图形,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巩固应用】

  1.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1~3题。做一做,说一说。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地判断。2.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第5题。师:谁来猜一猜,他们摆的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让学生猜测并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在观察物体时,只观察物体的一部分,对物体的认识就不全面。今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更清晰、精彩。

  【教学反思】

  5

  在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火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几何体的模型,并且让物体动起来,这样学生不再是只看到静止的模型,而是从多个方向观察它,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体会到观察一个物体要全面地、多角度地、透彻地观察,这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6

篇十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观察物体(1)

  课

  观察物体(1)

  课型

  新授课

  题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还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先让学生猜

  设一猜,如果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这个物体,分别会看到什么图形?以猜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

  计愿望。

  说

  2.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

  明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点观察物体

  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身高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蹲下来,让视线

  正对着物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学

  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

  习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目

  2.经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

  标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习

  2.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重

  、

  难

  点

  学

  教具准备:PPT课件熊猫玩偶动物卡片

  前

  学具准备:熊猫玩偶玩具

  准

  备

  课

  1课时

  时

  安

  排

  教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1

  学

  环

  节

  一

  1.请同学或老师给大家讲“盲

  1.讲故事,认真倾听。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

  、人摸象”的故事。

  2.思考并小组交流,班到的,写上名字。

  故

  2.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级汇报。

  事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

  3.学生认真倾听教师

  激

  3.导入新课:是啊,角度不同,导言,明白所学内容。

  趣观察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板书课

  ,题:观察物体)

  导

  入

  (明明)

  (欢欢)

  新

  (丽丽)

  课

  2.他们各看到房子的哪一

  。

  部分?连一连。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

  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

  2.组织学生描述看到的熊猫的偶放在桌子上并进行观察,

  二

  形状。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

  、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的上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合

  形状。

  2.汇报看到的熊猫的

  作

  4.组织汇报,展示画图。

  形状。

  学

  5.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汇

  生1:我看到了熊猫的

  习

  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形状。前面;

  ,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

  生2:我看到了熊猫的3.这些照片是谁拍的?

  探

  在桌上,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描述。后面;

  究

  (教师巡视)

  生3:我看到了熊猫的

  新

  7.师生共同小结。

  左面;

  知

  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

  生4:我看到了熊猫的

  。

  发现了什么?并向全班汇报。

  右面。

  3.学生试着画出自己

  2

  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并交流

  (①)

  (③)

  自己的图画。

  (②)

  4.学生把图画贴在黑

  4.我来拍照,填前、后、

  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左、右。

  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

  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学生在不同位置观从(左)面拍摄从(右)面拍

  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摄

  描述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

  玩具的样子。

  6.小组交流:从不同的

  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可能是不同的。

  三

  1.完成教材68页“做一做”。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

  、(先让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产生表求独立完成,先观察,再小

  巩象,再观察书中图画)

  组内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固

  2.完成教材70页第1题。(引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

  练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图画,巩内交流,集体订正。

  习固新知)

  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

  ,

  3.完成教材70页第2题。(帮互相检查订正。

  应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位置关

  用系)

  拓

  展

  。

  四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归纳、

  1.在老师的引导下主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动回顾,总结本节课知识

  课

  2.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点。

  堂吗?还有哪些不懂的知识?

  2.学生自评、找出不懂

  小

  的知识点。

  3

  结。五、教学板书

  在观察实物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六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教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反比如,观察纸箱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思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教师点评和总结:

  4

篇十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目标解析: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教具、学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阳阳”玩偶;游戏道具;课件。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课前谈话:如何区分左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故事引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故事。请看大屏幕:《盲人摸象》。比一比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课件播放故事)师:你想和这几位盲人叔叔说点什么?(生答)师: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大胆发言。师:这些盲人叔叔呀,都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但实际是他们每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其实把这五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就需要我们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物体要全面,初步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到学习的良好状态。2.揭示课题:

  那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玩具,提出观察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阳阳”截图)师:它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羊,它是今年羊年的吉祥物,名字叫“阳阳”,喜欢吗?师:今天阳阳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就藏你们的桌洞里,组长快把它拿出来吧!师:孩子们,这些可爱的“阳阳”是我们学习的小伙伴,咱可不能随便用小手去碰它,否则“阳阳”生气了,它就不和我们一起学习了。能做到吗?师: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阳阳”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了。(你们坐得更端正!)2.本位观察:(1)确定方位师:来,请你悄悄地告诉阳阳,你坐在它的哪一边?生:我坐在阳阳的左边。师:谁还坐在阳阳的左边,向老师挥挥手;坐在阳阳右边的同学对老师笑一个……师:我知道了,你们分别坐在阳阳的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板书:位置不同)(2)独立观察师:现在,请每组的四位同学都正对着阳阳坐好,头不要偏,手不要动它,目光正对阳阳,仔细观察,在你这个位置看到了阳阳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师:观察完的同学可以先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强调:仔细观察、坐姿、认真倾听等习惯)(课件出示:你坐在“阳阳”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3)汇报交流:师:指课件——你坐在“阳阳”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谁想说?(指名依次回答)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吗?(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你可真够细心的!说得真清楚!)A、前面:师:请看大屏幕,哪一幅图和你刚才观察到的是一样的?(生:第一幅)师:这是阳阳的哪个面?(生:前面)(师课件点出并板书:前面)师:哪些同学也看到了阳阳的前面?请举手。师:你们6位同学看到了阳阳前面的形状。B、后面:师:其他同学呢?(生:我坐在阳阳的后面,看到了……)师:和屏幕上的哪幅图形状一样?(生:第二幅)师:对了,这是阳阳的——后面。(师课件点出并板书:后面)师:谁也观察到了阳阳的后面,请举手。师(指课件):哦,你们6位同学看到了阳阳后面的形状。C、左右侧面:师:谁还看到了阳阳的其他面?(生:我坐在阳阳的左边,看到了……)

  师:能在屏幕上选出你看到的图形吗?(生:第三幅)师:这是阳阳的——左侧面(师课件点出并板书:左侧面)师:哪些同学看到了阳阳左侧面的形状,挥挥手。师:谁看到了第四幅图的形状,请举手!师:你们是坐在阳阳的——右边,看到了什么?(生:……)师:对!这是阳阳右侧面的形状。(师课件点出并板书:右侧面)D、小结:师:来,一起读一读: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师:记住阳阳前后左右四个面的形状了吗?师:为什么咱们观察的是同一只“阳阳”,你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师:看来呀,孩子们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阳阳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板书:形状不同)3.换位观察:师:刚才每个孩子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了阳阳某一个面的形状,想不想换个位置观察体验,亲眼看看其他面的形状?师:那你们要边体验边思考:你换到什么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回答完整)师:来,孩子们,轻轻起身,到其他小朋友的位置去体验一下吧!师:如果有了发现,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师:谁来说说,你刚才换到哪个位置体验了?看到了什么?(指生汇报)生1:我换到阳阳的后面(或前面)体验了,看到了“阳阳”的……师:还真是这样的。你换到后面看到的阳阳和之前他们在后面看到的一样哎!师:但和你在其他位置看到的阳阳就——不一样了。生2:我换到阳阳的左面(或右面)体验了,看到了“阳阳”的……师:阳阳的右面你看过了吗?看到了什么?左面和右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师:真的是这样。看上去阳阳的左面和右面大体形状差不多,都有羊角、耳朵……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左侧面有一个“福”字,右侧面没有,这样可好区分了。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师小结:对呀!因为换了位置,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了,看到的阳阳的形状真的不一样了。4.全面观察:师:孩子们,回想一下,刚才换位体验时,阳阳不动,你们围着阳阳转了一圈,看到了它的前后左右四个面。(课件出示方法1)师:除了围着阳阳转一圈,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让我们全面地观察阳阳?生:把阳阳转一圈。师:怎么转?你来试试。不要转得太快,每转过一个面停一下,让正对着的同学看清楚再转。孩子们,坐端正,眼睛看这里!(指生上前演示)

  师:他示范得怎么样?(很到位,很标准)你们想不想试试?每个同学都可以体验一下。师:第X组同学体验完了马上坐端正了,习惯真好!师(指屏幕):真的是这样。围着阳阳转一转或者把阳阳转一转,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我们全面地观察阳阳。师:可现在阳阳有点累了,咱让它休息一下好不好?请组长把阳阳放进桌洞里。5.试一试(课本例1)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很仔细地观察了阳阳,并且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观察物体的好方法。瞧!这四位同学——小明、小亮、小红、小芳,他们在观察什么呢?(出示例1情境图)生:大熊猫。师:是呀!这只大熊猫可爱漂亮了!今天她还特意打扮了一番呢!——你们看,它在脖子上系了个大红的心形领结,在哪只耳朵上带了个漂亮的蝴蝶结?生:右耳朵。师:仔细看图,想一想:师:如果你是小明,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看到的是熊猫的前面。(你很有想象力)师:如果你是小亮,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呢?有没有明显的标记?(抓住明显标记进行判断,你很会观察)师:第三幅图是谁看到的?看到的是熊猫的左面。(你判断得真准)师:第四幅图是谁看到的?看到的是熊猫的后面。师:你们的想象力太准确了,把自己假设成小芳,想象出了小芳看到的熊猫后面的样子。6.课堂小结:师:刚才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你们通过观察实物阳阳和想象图片中不同的位置,看到了物体的不同的形状。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羊年吉祥物“阳阳”玩偶为直观背景,通过学生的集体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借助比较、思考、交流、想象、推理等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激活学生准确判断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把学生的认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情境图,能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较好地实现由实物到形状图的转化,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看到平面图时进行表象的提取作准备。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不仅会观察、会想象、会思考,还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发言,学习习惯很好。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

  师:下面我就来个智力大闯关!

  1.第一关:比比谁的眼力好!(会观察、会想象、会思考、会判断)(1)连一连:请你先仔细观察左边的图形,想一想: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然后在作业纸上的第1题连一连。(教材第68页)(你们很会观察,连线也正确,厉害!)(2)填一填:3名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给天安门城楼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几号位置拍的吗?请在作业纸上第2题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速度可真够快的!老师太佩服了!)(3)连一连:仔细观察左边的图形,想一想: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分别看到的是哪一幅图?(你们连得这么好,这么快,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师:祝贺同学们成功闯过第一关!——放音乐2.第二关:比比谁的反应快!师:现在老师想邀请大家做一个游戏,怎么样?师:这是游戏的道具一把茶壶,请大家先观察一下(壶嘴、壶把、有花、无花),放在讲台。请看屏幕,这是老师给茶壶拍的四张照片。待会我任意点一张,你想想站在讲台的哪个位置能拍到这张照片,你们小组的4个人先考虑好,我喊几组,几组的同学就快快跑到那个位置,其他组判断一下他们站的位置对不对。听明白了吗?

  来,全体起立,把凳子朝里面放一放。呆会找位置的时候,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反应最快,秩序最好:要轻轻跑动,注意安全。对自己组有没有信心?师:眼睛看屏幕,我喊一、二、三,开始!师:第一轮过后问:怎么想的?为什么站在这儿?(哇,这次好整齐啊!)师:四轮后,孩子们个个身手矫健,不但反应很快,而且秩序很好!师:请回到原位。想象一下,从哪个位置能拍到下面这两张照片?(课件出示:上面或下面)师:谁来演示一下怎么从上面或下面拍?(指两生上台模拟拍照)师:你们俩配合得真默契;你真像一个小小摄影师,演示得有模有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指生演示)只要开动脑筋,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拍到这两张照片。师:通过刚才的智力大闯关,老师看到了你们非常出色的表现,踊跃、大胆、自信!点赞!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难易适度,巧妙的把练习和活动穿插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师:这节课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师:想一想:在生活中、数学里,有没有这样的物体,咱们从它的前、后、左、右甚至上、下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出示课件)

  回去想一想、找一找,再来和老师交流,好吗?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做一个会观察、爱观察、勤思考的好孩子!谢谢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设计意图】课尾小结呼应课始,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引向课外,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

篇十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的内容。教材

  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1.已有学科知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2.生活经验:二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强,但不会描述,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3.能力分析: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二)过程和方法借助动画演示等手段,学习多角度地观察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二)教学难点借助动画演示,弄清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

  四、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二)动画演示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二)学生准备课前进行对一种物体不同方向进行拍照,上传班级空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视频。师:同学们,为什么大家都在笑呢?有的说大象像蛇,有的说大象像一面墙……生1:因为他们摸得不全面•生2:因为他们只摸了一部分……学生各抒己见。师:同学生说的真好,我们观察物体也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引入课题。师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真知谈话:师:昨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老师把这些照片制作成了音乐相册,想不想欣赏欣赏。生:想。然后教师播放制作成的音乐相册。

  师:大家拍的真漂亮,看到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出示图片,师问:

  这张是谁拍的?你是怎样拍的?拍照片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从左侧面拍的?或我

  是从右侧面拍的?或我是从前面,后面拍的,教师进行板书:前面侧面后面

  三:猜测、设疑

  老师也拍了一些照片,想让大家欣赏欣赏并且猜一猜这是什么物品?举手回答。

  一:猜一猜

  PPT出示第一张图片,学生踊跃回答:圆,皮球。还有的学生说老师你给的是一张图片没法观察。这时老师把第二张图片再次呈现给学生。这是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奥是个小鸟。

  师:再次激发学生思考:昨天孩子们拍照片时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拍的真的是小鸟吗?通过提醒孩子意识到可能是其他物体。这时老师出示第三张图片。(储钱罐)

  你是怎么确定的?(因为有储钱罐的入口)对。

  板书:抓特征。

  提问:为什么没有一次猜对呢?板书:全面观察。

  四、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2、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

  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4)、试一试,练习巩固,指名汇报,全班评价。3、观察、认识上面、下面。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生:上面、下面。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出示图片)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五、拓展提问,完善探究。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个茶壶(出示flash动画)动画显示茶壶,直接提问:1.这个阿姨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回答,教师演示flash动画直接转动茶壶,直接验证。多提问几个学生。2、这位老爷爷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演示flash,让学生再次体会一下不同位置观察的形状不同。3.黄头发的阿姨呢,4'这位叔叔呢……过渡语:同学们,刚才大家不仅亲身观察了物体,而且凭借自己的想象能力知道了各种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大家表现的真棒。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敢应战吗?六、闯关训练,巩固新知一:(1)闯关一:连一连:简单训练

  分小组(第一小组)让孩子们上台连一连。学生举手进行纠正,需要的老师进行说明

  (二)闯关二:

  闯关二是flash动画:我想照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去动物园想看什么动物?然后是转动大转盘:转动自由选择学生回答,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进行填空,并且直接讲解为什么这样填,其他学生进行评判及纠正。(五)课堂小结过渡语:今天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肯定,并且显示小结:1、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篇十四: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5观察物体

  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案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3.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桌子上有一个熊猫玩偶,熊猫的位置、方向固定不变,小亮、小明、小红和小芳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他们看见了熊猫的不同部位。师:今天,我们就说一说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了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依次出示熊猫4个方位的图片。师:为什么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却不一样呢?分别是谁看到的?1.分析4名同学看到的形状。师:观察图片,谁来说一说4名同学分别站在熊猫的什么位置?学生交流,指名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站在熊猫的前面,小芳站在熊猫的后面,小亮站在熊猫的右面,小红站在熊猫的左面。师:回答的真不错!他们看到的分别是熊猫的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根据看到的样子进行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案

  生1:小亮可以看到熊猫的右侧面,熊猫头上有一个蝴蝶结。生2:小芳在熊猫的后面,她看到的是熊猫的背面。生3:小红看到熊猫的左侧面,没有看到熊猫头上的蝴蝶结。生4:小明看到了熊猫的脸、眼等,也就是熊猫的正面。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熊猫形状也不同。前后面观察到的图像差别很大,比较容易区分,左右面观察到的图像比较相似,不易区分,但可以根据以下特点进行区分:在左面观察到的熊猫图像的前(脸)面是朝左的,右面观察到的前(脸)面是朝右的。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以4人为小组,将玩具汽车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和第5题。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明白他们所站的位置,然后想象他们在那个位置上能看到什么,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请完成《探究乐园·高效课堂》作业部分。

篇十五: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观察物体(1)

  课

  观察物体(1)

  题

  课型

  新授课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还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

  设先让学生猜一猜,如果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这个物体,分别会看到什么图形?以猜

  计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说

  2.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

  明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

  点观察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身高比较高的同学,

  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学

  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

  习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目

  2.经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

  标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习

  2.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重

  、

  难

  点

  学

  教具准备:PPT课件熊猫玩偶动物卡片

  前

  学具准备:熊猫玩偶玩具

  准

  备

  课

  1课时

  时

  安

  排

  教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学

  环

  节

  一

  1.请同学或老师给大家讲

  1.讲故事,认真倾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

  、“盲人摸象”的故事。

  听。

  看到的,写上名字。

  故

  2.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每

  2.思考并小组交流,

  事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班级汇报。

  激

  3.导入新课:是啊,角度不

  3.学生认真倾听教

  趣同,观察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师导言,明白所学内容。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导

  入

  (明明)

  (欢欢)

  新

  (丽丽)

  课

  2.他们各看到房子的

  。

  哪一部分?连一连。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1.小组内拿出熊猫

  2.组织学生描述看到的熊玩偶放在桌子上并进行

  猫的形状。

  观察,在小组内说说自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

  猫的形状。

  的形状。

  二

  4.组织汇报,展示画图。

  2.汇报看到的熊猫

  、

  5.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的形状。

  合

  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形

  生1:我看到了熊猫

  作

  状。

  的前面;

  3.这些照片是谁拍的?

  学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

  生2:我看到了熊猫

  习

  具放在桌上,在不同位置进行的后面;

  ,

  观察描述。(教师巡视)

  生3:我看到了熊猫

  探

  7.师生共同小结。

  的左面;

  究

  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

  生4:我看到了熊猫

  新

  体,你发现了什么?并向全班的右面。

  知

  汇报。

  3.学生试着画出自

  (①)

  (③)

  。

  己看到的熊猫的形状,(②)

  并交流自己的图画。

  4.我来拍照,填前、后、

  4.学生把图画贴在左、右。

  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

  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

  到的,为什么会有这么从(左)面拍摄从(右)

  多不同的形状。

  面拍摄

  5.学生在不同位置

  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

  交流:描述出从不同位

  置看到的玩具的样子。

  6.小组交流:从不同

  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

  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

  1.完成教材68页“做一

  1.学生按照老师的

  、做”。(先让学生观察玩具汽车,要求独立完成,先观察,

  巩产生表象,再观察书中图画)再小组内交流,最后集

  固

  2.完成教材70页第1题。体订正。

  练(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

  2.学生独立完成,小

  习图画,巩固新知)

  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

  3.完成教材70页第2题。3.学生独立完成,小

  应(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理组互相检查订正。

  用解位置关系)

  拓

  展

  。

  四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归

  1.在老师的引导下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纳、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主动回顾,总结本节课问:

  课

  2.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知识点。

  堂意吗?还有哪些不懂的知识?

  2.学生自评、找出不

  小

  懂的知识点。

  结

  。

  五

  、

  教

  学

  板

  书在观察实物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六

  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

  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活动是低年级教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学

  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纸箱的活动中,不反

  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思

  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教师点评和总结:

篇十六: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课件播放视频:盲人摸象。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2.师:非常对,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摸的位置不同,结果也就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教学例11.本位观察。

  师:(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生答熊猫)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熊猫长什么样子?生1:有两只大大的黑眼睛,头顶上的两只耳朵也是白色的。

  生2:手和脚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样子很温顺。

  师: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前、后、左、右拍摄的熊猫照片)师: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生1:我看到了前面,它有白白的肚皮、粗粗的腿,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右面。它有粗粗的腿和一只黑耳朵,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左面,它有粗壮的腿也有一只黑耳朵,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4:我看到了后面,它的背部和头部都是白色的,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前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左面或右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

  师: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生1:我看到了左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后面,刚才看到了左面。

  师: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置,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师:你在哪个位置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师:这是老师绕着熊猫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熊猫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三、巩固新知1.完成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的1~2题。

  四、归纳新知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五、板书设计观察物体(1)1.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

  2.站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六、教后反思

篇十七: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蒋艳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

  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

  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

  力。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具:玩具熊猫、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生:一个蓝色的球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生:原来是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生:原来是个存钱罐师:有什么感受?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3、观察数学书.(1)请组上同学把数学书立着拼在一起,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书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4、观察数学书和笔盒.(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笔盒,放在书旁边。(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2、出示一张教学楼的照片。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3、出示天安门三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4、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篇十八: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是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不叫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教学要求: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立体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时安排:1.观察物体................................................................................................1课时2.观察立体图形…………………………………………..……………1课时3.观察物体的练习………………………………………..……………1课时

  1.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

  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1)本位观察:师:(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3)全面观察: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

  哪个位置去观察吧!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

篇十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P>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新课学习构建新知。(1)本位观察:师:(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3)全面观察: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1)放大镜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2)望远镜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3)显微镜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

  用中体验成功。】三、结论总结1.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2.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3.同一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形状也会不一样。四、课堂练习1.连一连

  2.填一填小狗看到的是图(小猴看到的是图(小猫看到的是图(小鸟看到的是图();););)。

  3.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五、作业布置说一说,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拍到的?

  六、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正面(前面)侧面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推荐访问: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 上册 二年级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