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推荐)

2022年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推荐)

时间:2022-06-12 15:24: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推荐)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篇

第1篇: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市“项目扶贫、整村推进”战略实施几年来,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帮扶转化。贫困群众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致富信心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武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几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

——人均收入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003年以后,西部山区农民实际年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400元至620元之间。通过帮扶,西部山区贫困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达到800元至1200元。贫困人口由2003年以前的9.6万人减少到2006年底的6.7万人;
被重点扶持的 160个贫困村已有45个村实现整体脱贫。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近几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对86个饮水困难村的水利条件进行了改善。共兴建水池52座,水柜4800多个,新打机井12眼,机井配套30多眼,修建引水渠3.2万多米,新建扬水站1处,增加扩浇地1600多亩,使人均占有粮食有原来的120多公斤,增加到360多公斤;
西部山区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其中有120多个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投资600多万元对所有贫困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户表以上线路全部进行了更新;
2006年对管陶乡水磨头村变电站进行了迁建;
为管陶乡宋江岩自然村建立了变电站,消灭了贫困村照明空白点。投资8500多万元对36个村58公里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对11个村24公里水毁道路进行了大修;
对磁山至阳邑段出境路进行了改造扩建;
对阳邑至管陶乡柏草坪路进行了重新整修;
对25个村35公里街道进行了硬化;
为解决群众生产资料进山、农副产品出山和脱贫致富以及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文教、卫生、电视、通讯、科技、信息等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围绕“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科技扶贫”战略,投资2300多万元,新建高标准教学楼6座,对120多所小学进行维修和改造,并充实了160多名专职教师;
对贺进、徘徊、阳邑等12所中学进行扩建,为学生就近上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投资500多万元,使贫困村都建有卫生所或医疗室,对西部山区7个贫困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并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和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同时,强化信息网络建设,使所有贫困村基本实现了“三通”,即电灯、电话、电视。另外,贫困山区文化生活也搞得丰富多彩,节庆日各村都开展了“闹花灯、唱大戏”等种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项目扶贫、整村推进”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初具规模。通过几年的扶持,已搭建了三个平台(晶品果业有限公司、金诺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山岱王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新建了一个农牧业开发基地(玉皇山);
二个种植园区(沙名、铺上);
二个养殖小区(以吕天井村为中心的养牛小区、以石井河村为中心的养鸡小区);
6个大牲畜养殖专业村(武庄、王庄、没口峪、大水、东交、石河湾);
5个养猪专业村(寺峪沟、苑府、西洼、坟交、苍洞沟);
1个养羊专业村(马庄);
10个养鸡专业村(道沟、前渠、禁坡、牛心山、绿树沟、达衣岩、大屯、大水交、马名、新安庄);
10个种植专业村(豹子峪、七水岭、赵南庄、前里甲、杨庄、渠沟、庙庄、南坡、大娥峪)。

——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部门协调,人才市场推荐,厂矿企业录用、工商户招聘和外出打工,累计输出劳务2.3万多人次,是2003年以前的五倍。仅柏林村在普阳钢厂上班的人数达80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800元以上,实现了“外出一个工,脱贫一个户”的扶贫效果。有的劳务工还购买了手机、摩托车等高档商品,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旅游开发初建成效,欲开发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加。2003年的西部山区,旅游景点只有10处(号称:十景八线),而且规模小,项目少。通过大力扶持和开发,2006年底旅游景点已发展到15处(包括遗址传说和人造景观),为武安创造旅游城市不断增光添彩。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种优育进一步更新。结合西部山区实际,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和引进与市场相适应的农副优良品种。大力开发耐旱、抗倒伏、高产量的无公害谷子、蔬菜和优种核桃、花椒、黑枣、柿子及药材等。新增核桃树苗800万棵,花椒600万株,无核黑枣30万株,柿子20万株,其它苗木1000多万株,形成连片开发的经济格局。另外,使荒山和撂荒地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

——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随着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转移,结合武安实际,2003年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和试行15个“整村推进”试点,2005年3月26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武字(2005)27号《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意见》提出了“项目扶贫,整村推进”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扶贫开发新思路,并在全市引起强烈的反响。全市申报“整村推进”项目达160多个,其中有45个项目得到了重点扶持。2004年11月14日和2006年11月7日先后在管陶乡和磁山镇召开了“整村推进”现场观摩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成就,标志着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得力,出台政策得民心、顺民意,贫困村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增收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干快上的干劲明显提高,使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步伐又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经常过问和亲自参与扶贫开发各项活动,不断充实和加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并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36名市级领导,分别建立扶贫联系点。市直部门和对口帮扶单位及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受到了好的效果。

二是落实规划。为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武安市2001年—2010年扶贫开发十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各乡村也因村因地制宜,制定了“长抓林、短抓牧”和开发剩余劳力、搞好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规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抓好落实,基本做到了规划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乡乡有规划,村村有工程,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任务”开发格局。

三是用足政策。为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党的先行农村经济政策和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先后出台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西部山区开发的意见》和《关于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和重点村扶持力度的意见》、《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年度计划。明确提出了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市直部门根据业务特点对贫困乡村给予人、财、物、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该优惠的优惠,该配套的配套,该服务的服务,保证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文件明确规定了贫困乡村新开发的扶贫项目三年内不纳税,以后如有困难还可以继续减免。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加大投入。为解决贫困乡村和贫困户项目资金不足问题,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配套资金实行重点扶持。2004年财政投入120万元的基础上,2005年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50万元,2006年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已达到460多万元。

五是制定措施。为调动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整体效应,我市提出和坚持了“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喊、大干大扶、先干先扶和不干不扶”的扶持原则。近几年来,市财政筹措700多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对西部山区种养项目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为帮助群众解决种、养、加和产、供、销后顾之忧,市扶贫办还搭建了三个平台,使种养殖户购销有了保障,收入有了保证。

六是开展对口帮扶。继续实施了“东西对话,贫富结亲”,实施“共富工程”。开展村与村帮扶,富户于穷户结亲。同时还继续开展了“单位包村、干部包户”、“321”帮扶责任制,即市级、乡局级和一般干部分别包三户、二户、一户;
扶持资金分别为300元、200元和100元;
对口单位根据财力分别资金3万、2万和1万元。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和“邻里互助活动,实现了有钱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有信息的出信息,在全市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团结互助氛围。

七是实施“整村推进”。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扶贫、整村推进”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战略,通过宣传发动和政策鼓励,西部山区年新开发项目达160多个,我们采取了竞争机制,对参与种养殖户达到全村的60%以上的贫困村实行重点扶持,真正实现了整村推进战略和整体脱贫效果。

八是强化培训,搞好劳务输出。各职能部门每年根据自身的业务,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培训班达200多起,受教育人达3000多人次。并建立了8个示范园区,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培养出各种技术人才达200多名。我们还组织部分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使贫困户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增长了知识,在种养业开发上起到了骨干和带头作用。同时,有关部门还协调厂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接受和安排贫困村剩余劳力,年收入分别在3000—10000元。

三、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市扶贫工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应看到扶贫开发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任务还十分艰巨,主要有:

一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各村项目开发进度极不平衡。还有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靠、要依赖思想和“小富则安”的传统观念影响,严重制约着本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对口帮扶力度减弱。对口单位把对口帮扶当作负担,加上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有些单位有其名无其实,工作不到位,任务不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对口帮扶进度。

三是上级资金不对口。由于政策原因,我市省第二、第三批扶贫工作重点村得不到省和邯郸市专项资金扶持,使原制定的规划难以实现,致使有些基础建设项目中途流产。

四是“整村推进”方面:个别村镇选择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正确引导,而是凭领导意志上项目,导致项目效益不好,许多地方的干部不注重调动群众自力更生从事项目积极性,存在着等要思想,资金整合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五是劳动力转移方面:一是扶贫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专业培训进间短。

六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为解决贫困乡村和贫困户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配套资金实行重点扶持,但由于我市贫困山区和贫困人口多,致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用于项目发展的资金不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四、扶贫开发工作应对措施

目前,全市有6.7万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683元)和低收入线(944元)以下,共涉及115个村。其中,8个贫困乡镇107个村6.1万人,非贫困乡镇7个贫困村6200多口人。

一是进一步搞好规划,选好项目。按照“整村推进”要求,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村逐户搞好规划,通过好中选良,良中选优等的办法,筛选出30——50个适合当地资源、符合村情民意,并效益好、参与和收益人多的名、优、特、奇、新的种养加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乡村可实行“大联盟、小协会”和“公司+农户”、“集体+农户”及村与村、乡与乡连片开发。并由“整村推进”向“区域”推进,刀至全乡推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购销、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确保项目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出精品、推向市场,增加收入。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林牧业发展。2007年,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要求,重点发展以牛、羊、猪、鸡、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核桃、板栗、黑枣、柿子、大枣、花椒为主的干鲜果树及蔬菜、药材等多品种项目。年底形成:6个种植园区,8个养殖基地,30个种养业专业村和1个手工业加工厂。有条件的村可采取股份制或留转土地形式,充分发挥农村经济联合社的作用。积极采取“自繁自养”、“自育自种”等模式,滚动发展,使林牧业成为分贫困乡镇和贫因村群众解决温饱、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

三是继续开展对口帮扶。继续动员党政机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认真落实“单位帮村、干部包户”即“321”帮扶责任制(即:市、乡局级和一般干部分别包3户、2户和1户;
帮扶资金为300元、200元和100元;
对口单位分别帮扶贫困村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一包三年,不脱贫不脱钩,对贫困残疾家庭、独生子女户和优抚对象实行优先扶持。各贫困乡镇、贫困村要加强同市对口帮扶单位联系,争取更多、更有效的扶持。同时,动员富乡、富村、富户与贫困乡、村、户结对帮扶和邻里 互助。积极鼓励工矿老板和个体工商户为贫困村做贡献,实行 互惠互利,使全市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和“送温暖,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抓好劳务输出。市政府要及时掌握和协调涉农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厂矿企业的用人计划和就业信息,为贫困乡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门路。并搞好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10次,受训人员要达到1000人以上,年劳务输出达到8000人次以上,户年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要按照“以自力更生为主、集体帮助为辅、国家予必要的扶持”的扶持政策,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围绕“整村推进”战略,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对项目好、效益高、参与人多、前景广阔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继续坚持“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喊,先干先扶,大干大扶,不干不扶”的扶持原则,实行重点扶持。对“整村推进”的重点项目,扶持资金不少于15万元;
对投资比较大、资金比较少的“一村一品”项目,可以先给予部分启动资金,帮助其快速发展,确保其项目正常运行。

六是加强监管力度。对申报“整村推进”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程序,实事求是写出书面报告,认真填写预算和验收表,申请和预算报告,扶贫办要坚持“报项目必看,完工后必验,合格后必付”的原则,确保项目真实可靠、真正见到实效。对下拨的扶贫资金要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严把资金使用关。首先要规范财务报帐手续,严格财经纪律,要实事求是的把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并增加透明度,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上级和群众的监督。要经常督导检查,严防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和截留挪用及贪占、私分等违规、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七是认真落实扶贫政策。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和我市《2001年—2010年扶贫开发十年纲要(规划)》和上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继续落实《关于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和重点村扶持力度的意见》、《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扶贫济困捐助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和优惠政策,使贫困村和贫困户真正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八是加强领导。市、乡、村各级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领导,要把扶贫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调度会,总结经验,研究方案,制定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第2篇: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永和

作者机构:四川省沐川县农业局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ISSN:1008-1283

年:2018

卷:000

期:002

页码:6-7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农业;产业扶贫;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产业扶贫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立足于市场环境,围绕经济效益,借助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可以说其在解决贫困地区脱贫,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方面意义重大,是扶贫开发的一项主要任务.文章对现阶段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3篇: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有地区的生活水平都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贫穷的农村地区,为了实现同步提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村经济,实现整个村庄搬迁政策势在必行。但在实践中由于成本等问题,重新安置,当地村民在整个村庄搬迁强劲阻力,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搬迁的实施政策,只有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整个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顺利实施。通过心理建设,协助人们积极配合易地扶贫搬迁是必要的。提高扶贫的心理建设,可以使扶贫项目的成功完成,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中国工程建设。简要介绍了当前扶贫和移动整个村庄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手段。关键词:搬迁;
扶贫;
问题及对策引言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使中国日益增长的城市化,城市化也会导致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在此基础上,国家颁布了关于扶贫政策的举动,希望能够更好的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和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然而,成千上万的人的搬迁不自觉地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是非常重要的。一、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
1、扶贫搬迁花费巨大,整村搬迁会导致更多贫困家庭的产生。在一个相对贫穷的村庄,穷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根据实际的经济状况在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剩下的15%相对贫穷的村民的经济状态。之前只有村里经济15%的经济实力在整个村庄搬迁后尽快稳定下来。根据调查需要扶贫搬迁成本约9300元,包括处理、拆除和重建的成本,这些高转移成本将导致将近三分之二的村民们没有足够的储蓄在未来三年为新房子。此外,在扶贫和移动时将会有大量的物品被丢弃,搬到一个新房子,也需要一些钱来添加新物品,这些都是易地扶贫搬迁必须的成本,对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剧了贫困的村庄。
2、后续扶持不够。整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发展力不足。扶贫和可持续发展力是决定移除后,村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村民的生活质量、生活前景,实际收入,等等,除此之外,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和进步。而是因为穷人的当前水平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极其有限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美,此外,经济落后的贫穷的村庄也限制了文化知识培训工作,这方面的重要性仍然是不够的,村民的经济条件有限,甚至有决心想要改变生活,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持这个想法。
3、不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能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我国相关帮助村明确指出,尊重村民的意愿,不使用武力迫使村民,基于自愿的原则对整个村庄搬迁工作。但在整个村庄搬迁的实际工作中,村庄,政府很难工作基本要求,而整个村庄的政策的实施将是帮助贫困的村民,并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但是如果村民们不是自愿,继续前进,很多后续政策难以实施,搬迁的热情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有关部门的实际,有百分之20的村民认为不愿意搬迁工作,但是政府的强制性要求和动员。
4、搬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中国庞大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50年里,导致大量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人口迁移发生超过5000万,无意识的扶贫。非自愿移民扶贫,在扶贫中遇到适应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压力,扶贫搬迁的准备,新主流社会接受的过程本身

贫穷、扶贫、社会支持、文化身份和个性特征和精神力量和扶贫等扶贫的所有会影响心理健康。扶贫和移动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搬迁建设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征收。原住民将因此失去生存的家园和支持一个家庭的可耕地,极大地改变了习惯性的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导致原居民拒绝搬迁。虽然国家已经发布了许多优惠政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差。然而,扶贫,部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逐渐进入贫困的生活。因此,参与了许多大型项目领域的扶贫和移民工作。
5、搬迁组织设计混乱。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微观层面上控制项目成本,建筑整体搬迁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村寨整体搬迁项目成本,通常更关注新村寨施工组织设计,而缺乏整体考虑,导致整个项目施工组织和混乱。但随着项目的深化发现不能满足设计意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导致更多的混乱和缺陷,在延迟的进度、投资失控现象。
二、扶贫的搬迁心理分析
笔者认为扶贫扶贫常见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
1、心理上的阻力。心理抗拒是指扶贫认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会抵制的态度来保护我们的自由。扶贫的抗拒心理,通常有抵抗国家扶贫和移民安置,不同意国家扶贫和移民的科学性,大大,抵制。这种心态是最有害的搬迁工作。开展扶贫工作的同志做思想工作的村民,村民与心理阻力,来保护我们的自由。这种心态是最有害的搬迁工作。
2、怀旧的心理。扶贫有怀旧心理,通常不想离开原来的位置,这是一个传统文化,民族风俗和消极的依赖心理。认为这是一个扶贫祖先的地方,自己和家人应该在这里,而不是放弃。他们会消失在良好的解决和不对称的解决虚拟比较,增加了更多的困难离开家园怀旧的心态。同时,他们改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的追求。这种怀旧的感觉会消失后一段时间内搬迁。新疆水库工程为例,扶贫搬迁后,46.12%的减贫仍然很怀念家里,不想一个人呆占5.94%。从长远来看,怀旧后继续和加强其他因素将被转换为心理阻力。
3、期待的心理。这种扶贫,往往热衷于继续改善生活状态。有些人可能是贫穷的生活标准,但无法改变现状,一些人的生活水平并不坏,他们接受某种教育或你想出去旅游,来创建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应对移动,找到搬迁政策积极,理解搬迁,非常渴望说服机构。他们渴望尽快移动。这是非常好的搬迁工作开展的精神状态。搬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团体被消除,其他等待怀疑心理群体,促进扶贫工作。
4、攀比。贫困人口,每种情况都是不同的,和扶贫搬迁和失去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扶贫主观设定一个参考标准,和横向静态比较,然后产生一个空白的感觉,同行的形成。这样的扶贫希望员工能满足经济最大的要求,经常反复无常的提出各种要求,即使在超过规定要求提出。贫穷往往比较不同的项目,例如,只看到另一边的高薪酬,而不是自己的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另外一个例子,此举后,生活水平和其他下降,认为自己是输了。一些减贫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认为移动,失去剩余资源外包时,原居留非法伐木,木材、经济作物收获后通过扶贫,等。这种心理学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
5、难进入心理。对于无意识的扶贫,迁移是一个社会分离和重建的过程,但在扶贫安置的过程中,特别是跨区域迁移过程,如果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片面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人失业,可能会导致扶贫工作出现反复,“不能移动,

稳定”。事实上,近50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扶贫回到现象比较严重,在这些年来,从未停止在扶贫工作。
三、扶贫搬迁的内涵与原则1、扶贫搬迁的内涵
“扶贫行动”是指生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没有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贫困人口转移到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变得更美好,改变当前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生活,进入现代社会,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步伐,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好的教育,为其创造条件完全脱贫致富。2、扶贫搬迁原则
2.1相结合的原则政府领导和民众的意愿。各级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变化,主要的职责通过政策指导、典型示范等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尊重群众的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和动员群众自愿参与搬迁,有意识的以工代赈资金,建造美好家园、工作输出。
2.2协调发展的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改变扶贫行动禁止放牧,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建设的同时减少贫困,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迁入地区生态建设的合理规划,适度发展安置区,实现人口、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2.3降低转移成本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长期回报。改变充分认识扶贫搬迁工作的复杂性,困难,根据群众的实际收入和经济实力的和解,资源承载能力和国家援助标准充分结合,降低成本。妥善处理搬迁可能需求和投资的关系,有一个合理的实施计划,指出移动工作,提高成功率的搬迁,处理稳定食物和衣服之间的关系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2.4相结合的原则对扶贫和产业发展。根据“画,要生活,能致富”需求,开发在搬出去之前或与发展,加强必要的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必要建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支持产业的发展,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通过小城镇的发展,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各种技能培训等方式,调动群众自我发展和建立广泛的贫困致富平台。
四、解决搬迁的对策
1、加大直接补贴力度。有关调查显示,近75%的村民没有信心发展的整体迁移,迁移,并证明整个村庄超过半数的村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完成迁移,他们可以住在原油帐篷,在家里是一种常见的项目不能顺利,更重要的是制造生产工具,只能依靠贷款和其他方法来维持家庭,这显然不是一个长远的解决方案。移民可以带给他们的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在此之前,他们的生活标准比过去许多撤退。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政府亲自,必要的物资援助,这些移民在极端贫困。根据实际情况,当地政府为每一个极端贫困家庭提供交通、搬迁和重建费用补贴。只有金融支持的基础上,村民们能使他们的努力来改变生活的目的,为了提高自力更生村民的水平和能力。
2、促进村民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提高。面对的严重影响整体扶贫带给村民的生活,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帮助村民,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尽快,然后获得更多的较强的开发能力。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和整体贫困户转移到帮助贫困村庄建立完善基础设施,支持贫困乡村的优势产业,也想做的文化普及和推广,提供完整配套服务;另一方面,为村民提供适当的解决,但也帮助贫困村庄规划和分配工作。现场,确保村民的参与,和良好的声音,共同决策出最合适的地址,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当九计划和分配工作,留出必要的医疗、教育、医疗和其他公共土地,村民住宅,只有当时的规划建设心这些因素,可以促

进后续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不仅可以确保新农村的外观的整洁,也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村庄和生产,但也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3、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和谋生能力。政府搞好村民的知识技能,提高村民的职业竞争力,实现整体移民政策很容易错过的村民们的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相比之下,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水平的知识是更重要的,政府将特别关注文化方面,提高知识传播和推广水平,适当开展村民的培训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公开培训课程这方面的资本投资,增加价值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培训,让村民们可以通过在专业技能的提高,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改善家庭状况,也可以帮助村民建立新的概念,基本完成扶贫的目的和任务。
4、开展扶贫政策的工作。扶贫过程中移动,扶贫是无意识的,减贫进程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压力和痛苦,心理障碍扶贫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你必须始终关心扶贫心里,宣传贯彻国家扶贫政策,实施以人为本在扶贫的调查,在协调的过程中,评价扶贫,真正让扶贫。政府可以使用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扶贫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消除怀旧,反抗,矛盾,同行,植入的想法“早期,早期发展”。
5、在法律的灌输。政府扶贫扶贫政策的宣传,同时想扶贫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他们意识到抵制搬迁和煽动行为的后果,如输入,在心理上接受扶贫搬迁,接受法律。一旦出现煽动蛊惑群众的情况惩罚,其他绑定扶贫发挥预警作用。
6、高度重视文化生活。扶贫工作往往重视经济补偿,工人经常感到扶贫行动导致一系列不良心理,因为材料不符合。然而,扶贫,让你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邻里关系,放弃使用经济、文化、政治、风俗和习惯,等等,物质的间接损失,被迫接受新环境,新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不是物质可以弥补损失。这样,除了考虑如何确保扶贫搬迁后的生活质量,而且易地扶贫搬迁领域的文化生活,使扶贫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7、注意后期的支持。有些人认为扶贫行动,找个地方扶贫工作已经完成,它不是。扶贫和移民安置工作,不能停滞不前,因为扶贫的放置。实现长期照顾被移动人群,防止发生太多的心理变化和反弹。和政府建立一个新的贫困群体投诉渠道,确保及时了解贫困群体的心理变化,避免压力无法释放,进一步的冲突。扶贫和群众的意见,及时分析并反馈给中介的高级管理和采取合理的措施。结束语
移动它需要扶贫减贫,大多数海外易地扶贫搬迁和原位搬迁是一个自愿的扶贫。尽管政府提出一系列的补偿和政策,而不是自愿的市场经济下扶贫搬迁和矛盾,转移工作增加困难。通常,扶贫能抵抗迁移的原因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水平。虽然大多数的扶贫抵制搬迁是心理因素。所以,之前做好的心理贫困不能被忽略。由于贫穷的村庄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地区和城市,有必要实施整体搬迁生活现状的扶贫措施,帮助村民们摆脱贫困。贫困村庄采取一些措施,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除了加强扶贫安置补贴,避免产生更多的贫困村民,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使村民进展;村民对他的新选择合适的土地,帮助村民们放下后迅速迁移;也搞好村民自愿接受的思想整体迁移,这样我们可以提高村民的热情整体搬迁,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等等,这都是需要意识到整个迁移的问题。只做一份好工作的终极目标实现整体迁移,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将得到提升和丰富,这些都是需要注意整个迁移的问题。参考文献
[1]曾富生.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杜娟娟.整村援迁扶贫挟贫中的农民权益与政府责任以山西省岢岚县甘沟村为例[J]一老区建设2014(10.
[3]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6).
[4]程卡.改变扶贫群体社会心理基因先期实现心理扶贫——水电工程建设扶贫工作探析.四川水力发电,2010(5).
[5]段跃芳,孙永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外迁扶贫安置策略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6]宋金木等.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过程中扶贫搬迁心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8).

推荐访问: 扶贫 存在问题 措施 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