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心得体会 >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12篇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12篇

时间:2022-08-05 13:54:03 来源:网友投稿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12篇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1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内化于心。欲事立,须是心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八字箴言”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还要放在心上。厉行勤俭节约,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要认识到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过“苦日子”的作风,过“紧日子”的自觉,还要始终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转变“走排场”、“高消费”、“好面子”的错误观念,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外化于行。一方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党员干部应当率先垂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少一些“阔气”,多一点节约,带头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同时,党员干部还应当把厉行节约的工作作风有效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使相关工作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到“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对自己“抠”一点、“狠”一点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上来。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固化于制。一方面,要让刚性制度发力,扎牢“一道篱”,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问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铁规矩、硬杠杠”的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规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对浪费严重的现象及时曝光,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让我们一起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不断在变局中开新局。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2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内化于心。欲事立,须是心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八字箴言”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还要放在心上。厉行勤俭节约,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要认识到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过“苦日子”的作风,过“紧日子”的自觉,还要始终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转变“走排场”、“高消费”、“好面子”的错误观念,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外化于行。一方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党员干部应当率先垂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少一些“阔气”,多一点节约,带头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同时,党员干部还应当把厉行节约的工作作风有效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使相关工作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到“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对自己“抠”一点、“狠”一点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上来。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固化于制。一方面,要让刚性制度发力,扎牢“一道篱”,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问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铁规矩、硬杠杠”的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规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对浪费严重的现象及时曝光,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让我们一起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不断在变局中开新局。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3

  “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这是革命烈士车耀先在狱中留给子女的遗训。把“谦”“俭”“劳”作为立身之本,把“骄”“奢”“逸”作为终身之戒,以此砺心明志,足见其思想高远;给儿女甚至后辈以教导,足见其用心良苦。今天读来,仍给人以深刻启示。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今天依然需要大力提倡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揆诸现实,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引发全社会广泛共鸣、积极响应。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不仅需要深入的动员号召、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也需要严格的道德自律。只有让勤俭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作为立人立世立业之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奢侈浪费之风。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许多朝代的兴盛、衰亡,无不与俭、奢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至今还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人多地少是我国重要的国情,在粮食安全上保持足够的危机意识,是我们端稳、端好“自己饭碗”的关键一环。崇俭戒奢,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题中之义,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虽然近些年的连年粮食丰收让我们牢牢捧住了自己的饭碗,但我们应该牢记“丰年要当歉年过”的古训,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增强过“紧日子”的自觉,让去奢求俭、勤而求进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对共产党人而言,勤俭节约里有为民情怀,政府过“紧日子”,意味着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党员干部勤俭节约,意味着体恤民情、体会民意、贴近民心,更好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做报告,批评有人铺张浪费,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用馒头擦干盘子里的油,做到能照见自己的脸。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永远不能丢。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争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践行者,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以优良作风和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4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各地纷纷响应号召,采取各种措施整治“舌尖上的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些人在餐饮消费时往往追求贵而多,认为这样才“上档次”“有面子”,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餐饮浪费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一个人浪费一点粮食不显眼,但全社会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美德被逐渐淡忘,盲目攀比、摆阔斗富、奢侈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如公共场合水龙头不拧紧,造成水资源流失;办公室里不关电脑、不关空调;一次性筷子、杯子、保鲜袋、纸巾等造成的资源浪费更是令人吃惊。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勤俭节约非常重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的美德永不过时,永不能忘。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可以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让近千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倡导勤俭节约,并非是要过苦日子,而是制止奢侈浪费。勤俭节约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适量点菜、杜绝浪费,让“光盘”成为餐桌新风。在日常生活中,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保护好美好的地球家园,维持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一种文明,永不过时。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新风尚。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5

  弘扬勤俭美德、倡树节约新风必须从自身做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孔子倡导“节用而爱人”,墨子强调“节俭则昌xx佚则亡”,老子推行“治人事天莫若啬”。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从诸子百家推崇备至,到帝王将相身体力行,勤俭节约美德不仅融入了我们的思想血脉,而且铸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和意识,更是一种美德和智慧。面对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养成勤俭节约习惯,也只有人人传承节俭美德,我们的人类文明才能更长久。

  弘扬勤俭美德、倡树节约新风必须从点滴抓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南湖红船到陕北窑洞,从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披荆斩棘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并发展壮大起来,党心民心也在艰苦奋斗中凝聚起来。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更是我们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上世纪60年代,在物资极度短缺情况下,国家把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以此安排物资的供应、生产,领导和引导节约型社会建设,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张纸的节约精神,辉映了我们民族的美德和灵魂,毛主席的被子、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更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思危方能居安,国俭才能民富。“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国有14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28000多公斤米,按照20xx年国际粮食安全人均400公斤的标准线计算,足可以供一个三口之家吃上20年左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14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50多亿元,足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县的财政收入。“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时刻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俭兴国、节用裕民。

  勤俭节约不是寒酸小气,而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培养勤俭节约习惯、传承中华美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子,司马光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示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涵养勤俭家风,传承节约美德,带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毅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增砖添瓦,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6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内化于心。欲事立,须是心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八字箴言”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还要放在心上。厉行勤俭节约,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要认识到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过“苦日子”的作风,过“紧日子”的自觉,还要始终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转变“走排场”、“高消费”、“好面子”的错误观念,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外化于行。一方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党员干部应当率先垂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少一些“阔气”,多一点节约,带头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同时,党员干部还应当把厉行节约的工作作风有效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使相关工作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到“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对自己“抠”一点、“狠”一点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上来。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固化于制。一方面,要让刚性制度发力,扎牢“一道篱”,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问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铁规矩、硬杠杠”的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规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对浪费严重的现象及时曝光,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让我们一起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不断在变局中开新局。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7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各地纷纷响应号召,采取各种措施整治“舌尖上的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些人在餐饮消费时往往追求贵而多,认为这样才“上档次”“有面子”,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餐饮浪费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一个人浪费一点粮食不显眼,但全社会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美德被逐渐淡忘,盲目攀比、摆阔斗富、奢侈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如公共场合水龙头不拧紧,造成水资源流失;办公室里不关电脑、不关空调;一次性筷子、杯子、保鲜袋、纸巾等造成的资源浪费更是令人吃惊。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勤俭节约非常重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的美德永不过时,永不能忘。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可以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让近千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倡导勤俭节约,并非是要过苦日子,而是制止奢侈浪费。勤俭节约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适量点菜、杜绝浪费,让“光盘”成为餐桌新风。在日常生活中,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保护好美好的地球家园,维持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一种文明,永不过时。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新风尚。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8

  扬勤俭美德、倡树节约新风必须从自身做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孔子倡导“节用而爱人”,墨子强调“节俭则昌,*佚则亡”,老子推行“治人事天莫若啬”。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从诸子百家推崇备至,到帝王将相身体力行,勤俭节约美德不仅融入了我们的思想血脉,而且铸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和意识,更是一种美德和智慧。面对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养成勤俭节约习惯,也只有人人传承节俭美德,我们的人类文明才能更长久。

  弘扬勤俭美德、倡树节约新风必须从点滴抓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南湖红船到陕北窑洞,从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披荆斩棘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并发展壮大起来,党心民心也在艰苦奋斗中凝聚起来。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更是我们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上世纪60年代,在物资极度短缺情况下,国家把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以此安排物资的供应、生产,领导和引导节约型社会建设,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张纸的节约精神,辉映了我们民族的美德和灵魂,毛主席的被子、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更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思危方能居安,国俭才能民富。“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国有14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28000多公斤米,按照2019年国际粮食安全人均400公斤的标准线计算,足可以供一个三口之家吃上20年左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14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50多亿元,足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县的财政收入。“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时刻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俭兴国、节用裕民。

  勤俭节约不是寒酸小气,而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培养勤俭节约习惯、传承中华美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子,司马光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示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涵养勤俭家风,传承节约美德,带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毅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增砖添瓦,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9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体现了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我们党狠刹不良歪风、倡导文明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近日,单位下发并组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的学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教材。该读本收入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人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100余条,约3万字。通过认真阅读,深刻领会历届中央领导人的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实际,深入反思,使我深刻体会切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极端重要性。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加快,消费主义的观念泛滥,在很多人眼中,奢靡和铺张意味着“成功”和“地位”。拜金主义狂潮会将社会推入到物质的绝对崇拜中,对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心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不断腐蚀党群、干群关系。

  因为讲阔气,动辄花上万元吃一顿饭,因为讲排场,吃一半扔一半,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又有多少是公款请吃,奢靡浪费让人心痛至极,不正之风令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担忧。“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都是老百姓最痛恨的社会现象,这些不是小问题,而是思想里、骨子里、作风里的大问题。”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浮华奢靡将腐蚀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力量,也将导致社会性的浮华和制度性的腐败。我们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树立节俭新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让干部作风的转变引领文明新风,铺张浪费的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从源头上遏制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社会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优良的传统需要广泛传递给下一代。中央出台了改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其中特意强调了要厉行节约。作为中央机关,带头执行确实是很有必要。

  古语说“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中央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意义深远。对于“八项规定”的落实,领导的言行影响着群众,领导身体力行对群众的示范作用明显。如果只是教育下级要过“紧日子”勤俭节约,而自己依然过着“阔日子”,那八项规定将缺乏说服力。如今,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2013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正是中央国家机关带头厉行节约、以身作则的充分体现。

  中央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既是是为了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党章的要求。我们党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如果不带头过“紧日子”,而是追求奢侈豪华,那很难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入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做了的表率。也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指出,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现在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各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八项规定”,不要让八项规定成为一股“热风”,吹过之后便成“冷风”。应把当前的“胜利果实”坚持下去,将“厉行节约”的行动“进行到底”。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10

  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内化于心。欲事立,须是心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八字箴言”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还要放在心上。厉行勤俭节约,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要认识到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过“苦日子”的作风,过“紧日子”的自觉,还要始终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转变“走排场”、“高消费”、“好面子”的错误观念,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外化于行。一方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党员干部应当率先垂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少一些“阔气”,多一点节约,带头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同时,党员干部还应当把厉行节约的工作作风有效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使相关工作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到“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对自己“抠”一点、“狠”一点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上来。

  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固化于制。一方面,要让刚性制度发力,扎牢“一道篱”,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问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铁规矩、硬杠杠”的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规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对浪费严重的现象及时曝光,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让我们一起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不断在变局中开新局。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11

  “成由节俭败由奢”,奢侈浪费是败家败国的祸根。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深刻警示。近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学下发了通知,要求在学员中开展“讲节俭故事,读节俭格言,做节俭实事,写节俭文章”活动,就是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警示中作出的一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举措。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墨子也极力主张要在衣、食、住、行、丧葬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节约”符合“天德”。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侵害别人的生存权。《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侈奢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我们的党和广大的党员群众在此时此刻积极的开展这种新时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我们要看到越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就越需要懂得认真的、谨慎的、严肃的、科学的对待社会的变化;其次,社会结构优化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经济的发展必须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让节约和反思意识根植到每一个国防生学员的心里才是这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论群众路线》学习运动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两句话,让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我感触很深,“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大量的论述都提及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叙述了,看来中国共产党需要,也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开展从严管党、从严治党了,触目惊心的资源浪费,凋敝不堪形同虚设的制度和管理规定,大量党员干部身居要职,却因为个人立场不坚定,领悟不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谛,而身陷囚牢,更有甚者直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贪腐现象其实说白了就是人情社会的恶化,最开始某些人可能认为一件小事,只要是帮所谓的“朋友”在政策和规定上勉强能够打个擦边球,顺带把事情办过去也就算了,反正也讲得过去,至于蝇头小利是少不了的,然而,人的欲望有时候就像西方神话里的潘多拉魔盒一样,一旦打开了,就无法关上,蝇头小利已然无法满足个人的贪欲,于是雪球越滚越大,直至最终在国法面前低下了曾经春风得意的头颅。“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要牢记在心里的政党宗旨,更应该将其当做有历史使命感、有政治使命感、有社会使命感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并无多少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可以依赖。可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艰苦创业,尽可能地节约每一点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尽可能地节省每一份财力、物力,将之用到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用的地方;尽可能地用辛勤的汗水一点一滴滋润我们的国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勤俭节约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可珍贵的财富,最可依赖的资源,也是我们可以有信心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真正优势和可靠保证。勤是甘泉水,俭是聚宝盆。节约不仅是在物质条件匮泛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优秀民族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德和精神状态,也是一个进步社会所应当倡导的文明风尚,是一个当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节约是一种不竭的财富。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之中,还是在条件优裕的顺利之时,这种道德要求都不会过时,也不应当过时。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走群众路线是我国我党弘扬正气,优化社会风气的必然举措,也是让中国共产党立足执政党地位、富国强民的一条捷径,只有社会环境好了,国家才会和谐稳定,也只有社会风气好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和物质经济的发展才会平稳前进。

  身为国防生,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物先必腐,而后虫生。”一定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保持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全体国防生一定要自觉强化对党、对民族、对国家、对军队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心血,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篇章。

厉行勤俭节约心得体会篇12

  “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这是革命烈士车耀先在狱中留给子女的遗训。把“谦”“俭”“劳”作为立身之本,把“骄”“奢”“逸”作为终身之戒,以此砺心明志,足见其思想高远;给儿女甚至后辈以教导,足见其用心良苦。今天读来,仍给人以深刻启示。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今天依然需要大力提倡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揆诸现实,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引发全社会广泛共鸣、积极响应。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不仅需要深入的动员号召、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也需要严格的道德自律。只有让勤俭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作为立人立世立业之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奢侈浪费之风。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许多朝代的兴盛、衰亡,无不与俭、奢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至今还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人多地少是我国重要的国情,在粮食安全上保持足够的危机意识,是我们端稳、端好“自己饭碗”的关键一环。崇俭戒奢,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题中之义,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虽然近些年的连年粮食丰收让我们牢牢捧住了自己的饭碗,但我们应该牢记“丰年要当歉年过”的古训,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增强过“紧日子”的自觉,让去奢求俭、勤而求进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对共产党人而言,勤俭节约里有为民情怀,政府过“紧日子”,意味着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党员干部勤俭节约,意味着体恤民情、体会民意、贴近民心,更好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做报告,批评有人铺张浪费,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用馒头擦干盘子里的油,做到能照见自己的脸。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永远不能丢。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争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践行者,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以优良作风和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推荐访问: 厉行 勤俭节约 心得体会 关于厉行勤俭节约的心得体会 厉行勤俭节约的感受 厉行节俭的心得 倡导勤俭节约心得体会 厉行勤俭节约工作总结 勤俭节约心得感悟 厉行勤俭节约活动总结 关于勤俭节约的心得 厉行勤俭节约的感受50字 厉行勤俭节约的收获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