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对话管理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

论对话管理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26 13:48:02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对话管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对它的深入探讨需要明确一些诸如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等基础性问题。

一、对话管理的定义

对话管理是“对话”的属概念,要了解究竟什么是对话管理,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对话”。

1 对话的定义

“对话”在对话管理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重要地位,但“对话”一词在教育学领域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关于对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比如,德国学者加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以获得真理。”苏联的巴赫金则认为,“对话是一种在各种价值平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德国的马丁·布伯则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心灵开放者之话语。”我国学者张增田指出,“对话是指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两种解释,一种作名词,意思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另一种作动词,表示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由此可知,对话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对话者必须承认对方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是对话最为根本的特性;对话不仅是言说者之间的言语交际,更重要的还有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对话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探究真理。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对话是对话双方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言语为主要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2 对话管理的内涵

(1)对话管理的定义

“对话管理”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授2006年完成的《教育管理学导论》一书中。关于对话管理的定义,有代表意义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对话管理主张对话不仅是一种言谈与倾听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情境,即管理主体间全身心地创造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积极健康的管理氛围;更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即对话双方只有作为有着完整个性、有着独特地位和尊严的人而对话,才能揭开管理的真正奥秘,发现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②对话意味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真诚交谈和彼此欣赏,意味着管理事务的公正公开,意味着管理活动的参与协商,意味着管理各方的自我实现和进取创造,意味着管理氛围中的平等交往关系或状态,意味着管理追求上的“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

③对话管理是民主合作的管理;对话管理是互利共赢的管理;对话管理是开放探究的管理;对话管理是真诚理解的管理;对话管理是以建构学习型组织为取向的管理;对话管理是强调批判反思的管理;对话管理也是以现实关系的互主体性的人的假设为指向的管理。

④对话管理是一种通过对话方式、体现对话精神、激发对话资质的学校管理方式,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诉求。

⑤对话管理是学校有关人员针对学校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信息、态度、意见、观点等的口语交流历程。

(2)对话管理的特征

①对话管理不仅是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情境,体现了对话管理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②对话管理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且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

③对话管理是对话双方进行的一种交互性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同时,它是有目的和主题的。

④对话管理是互利共赢、民主参与、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

⑤对话管理是对话者在口语交流历程中,透过信息的相互给予与回馈所衍生的一种省察、批判与认知重建的历程和行动。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学校对话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平等地对待师生员工,关心、尊重和爱护师生,建立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之间的对话机制,是一种通过对话方式、体现对话精神、激发对话资质的学校管理方式。

(3)对话管理的本质

基于上文的概念分析,笔者认为,对话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性合作探究。反省性合作探究是对话者在口语交流历程中,透过信息相互给予与回馈所衍生的一种省察、批判与认知重建的历程和行动。在学校行政对话历程中,参与者透过自己的知觉、思索及他人的回馈、提示,可以省察和检讨对话历程有关的问题与行为表现,所以体现了其是反省性的。在对话历程中,对话参与者借助彼此信息点的相互给予、讨论与辩证,不断寻求协商与启发对问题或行为的新认知,以突破个人认知偏执,因此,其本质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历程和行动,也是知识共建的历程和行动。

二、对话管理的价值取向

随着对话管理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对话管理的价值取向来讲,无论是学术导向、能力导向还是人格导向,都各有其特点与不足,相互之间又不能完全替代,因此,必须实现多元整合。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我国对话管理应该具有下列一些新的价值取向。

1 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

在对话管理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尽管每个人的经验与知识背景不同,但人人均有属于自己的优势,都有机会在对话的碰撞中发光,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没有民主和平等,对话管理是无法有效进行的,因为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主体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民主平等的对话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具有了人性。

2 创造生成的价值取向

在对话管理中,主体双方就具体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和建构了自己的认知,整个管理过程充满了创造色彩。对话管理中的创造,意在自主建构,而非为世界创造全新的思想。

3 持续开放的价值取向

对话管理具有开放性。话题展开时,意义处于未决状态,主体双方在对话中解决了一个问题,接着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对话永远在途中,是一条路,人在这条路上跋涉,在对话管理中学会关心组织,关心社会与他人,学会民主合作,不间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对话管理还为主体双方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4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如果以完成任务为管理的工作目标,那么,管理者无疑会沦为管理的工具,被管理者也会成为接受任务的机器,主体双方成了工作的奴隶,工作成了管理中的统治者,教育无论如何也难以焕发生命的活力。对话管理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成为学校和工作的主人,工作只是对话管理的一项内容。对话管理不排斥工作目标的达成,也不影响管理者完成工作的效率。只是完成工作目标不是对话管理的唯一追求。对话管理以主体双方内心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心灵沟通,不仅能顺利完成工作,而且也提升了素养与内涵。

三、对话管理的路径选择:从制御权到促进权

学校对话管理的历程,既是一种影响力的历程,也是

权力运用的历程。文献及学校对话管理实际状况显示,制御权的权力运用方式,长久以来一直是学校对话管理运用的主干。虽然此种权力运用的观念与实践至今犹存,然而,文献亦显示,另一种与制御权截然不同的权力运用力式——促进权已渐渐受到许多学者重视与提倡。这种发展取向意味着学校对话管理权力运用典范的转移,也为学校对话管理权力运用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

1 制御权的弊端

制御权是指某人或某团体运用资源(如职位、名望、金钱等)形成一种外在的形势,以驱使他人依从自己意图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力。传统制御权虽然能够展现权威、维护科层体制、满足个人控制欲求及获得一时性的效率(如:很快做出结论,直接交办指示事项),但其有更多的弊端:

(1)妨碍问题讨论与认知

强制诱迫与信息操纵的对话特质,易导致参与对话者为势所屈,或慑于表达违逆看法,或为利益所驱使,或受筛检信息误导,使得学校行政问题无法获得充分的讨论。对话的活动成为某人观点宣达的虚假对话形态,而参与对话者就成为了合法化的工具。

(2)妨碍行政革新与组织发展

封闭性的讨论,局限了行政问题讨论的空间。参与对话者不能说出自己心中真正的看法,无法敞开心胸作建言,仅作保留性的表达,只能墨守成规,无法达到创造与行政革新。

(3)易造成非建设性的冲突与疏离感

你一方、我一方的分离形式,将对话双方分成优劣二地位,易造成互相的疏离与冲突,因而形成对学校行政问题讨论的冷漠,并形成对宰制者及组织的疏离感。

(4)违反对话的诚正伦理

在对话中自视优越与尊贵,鄙视他人,为达到目的而采取强制、胁迫、操纵或恫吓的言行使人就范或顺从,基本上是一种对话的宰制行为,有违接纳、尊重及表达机会平等的诚正伦理。

2 促进权的特质

促进权意指一种激发个人或群体认知、情意与行动发展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力。通过对话促进权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运用制御权的缺陷,更可助益对话管理伦理性、合理性与启蒙性的维护。其关键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契合一体的观点处理对话的主体地位关系

有别于制御权的运用将对话主体视为分离的关系,促进权的运用者将对话主体处理成契合一体的相互构成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每一次对话的开始而开始,也随着对话的结束而结束。

(2)维护共为主体的法则

对话者在理念、态度和行动上将其他对话参与者视为合伙人,每个合伙人的地位、意见和权益都需尊重与考虑。具体展现在同等的发言权、感同身受、维护每个对话者的尊严地位、提倡合作共有共享、荣辱与共的关系。

(3)开创双赢的对话局面

在对话历程中,尽量让每一位对话者皆有收获,有所贡献。让每一位对话者都获得重视感,每个人对结论成果都有贡献,对话成果也考虑到每一位参与者。

(4)提倡合作探究的对话行为

对话者可以透过各种不同方式询问问题产生的经过、原委、症结所在,以促进进一步认识讨论中的问题。从而能指出问题思考的盲点、限制,或问题解决方法的缺陷所在。

(5)信守对话的真诚性原则

真诚性是对话行动的一项基本伦理原则。能够真诚表达个人想法与感受,愿意共同分享信息及提供需要的资源,愿意接受批评与改进,愿意促进团体情感及工作成效。

(6)采用开放的问题讨论和认知突破方式

对话的参与者在进行学校问题讨论时,一反制御权的运用者预先锁定的问题思考方向、构想的方式,采用一种摒弃自我预设立场的形式,允许参与者就讨论中的问题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思考、辩论与问答。在此种情况下,不同的观点,即使是与上司意见相左的想法或有违常规的见解,都被保障合法或被鼓励提出、说明及解释,且不会有因意见相左而受惩处和责难的情形。

3 制御权与促进权的差异比较

制御权与促进权是对话管理采取的两种不同的路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具有不同特征的权力运用方式会给学校的对话管理带来不同的影响,也会在学校对话管理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下表所不。

由表中可以看出,与促进权相比,学校对话管理运用制御权存在很多弊端,亟待我们去改善。因此,提倡对话管理促进权的运用,便是希望破除前述制御权的缺失,而为学校行政对话找到一条新出路。

参考文献

[1][德]加达默尔,赞美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8

[2]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

[3]金元浦,文学解释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

[5]吴景松,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苏州:苏州大学,2004

[6]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蔺素琴,对话管理:成人教育管理的新视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8]喻小琴,比较视域中的学校对话管理现状与反思,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5)

[9]黄宗显,学校行政对话研究詹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推荐访问: 路径 价值取向 对话 选择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