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急性脑卒中并尿失禁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并尿失禁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31 13:18:02 来源:网友投稿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本病是以起病急,迅速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临床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作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均列首位。脑卒中发生后,因植物神经中枢系统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尿失禁为脑卒中急性期泌尿系统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脑卒中急性期尿失禁发生率高达35%~47%。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尿失禁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变部位及既往病史的相关性,旨在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经CT和(或)MRI扫描证实,单侧病变,首次发作发病均在15天内入院者,病后连续随诊3个月,病例排除标准:①昏迷和精神异常患者;②既往病史有泌尿系统疾病史患者;③有骨髓系统疾病患者等。3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男271例,女110例,年龄45~79岁,其中合并尿失禁者162例,无尿失禁者11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分析指标:①尿失禁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②尿失禁与病变部位关系;③尿失禁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的关系。

结 果

尿失禁与患者年龄的关系:381例患者中,45~50岁患者60例,发生尿失禁9例,发生率1645%;50~59岁患者95例,尿失禁发生率2466%;60~69岁患者130例,尿失禁发生率为4082%;>70岁患者尿失禁占632%。

尿失禁与患者病变部位的关系:颞叶、枕叶患者尿失禁占2667%和2122%。额叶、额顶叶、基底节区梗死者尿失禁分别占4682%,4267%,4871%。

尿失禁与患者既往病史的关系:尿失禁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06例,高脂血症103例,糖尿病45例,尿失禁组有既往病史患者例数较无尿失禁组明显增多。

讨 论

尿失禁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膀胱及外括约肌的功能会改变,泌尿系统症状包括有尿滴沥、尿失禁,Tsuchida等发现这些症状并试图建立这些症状与脑组织受损之间的相关性。他认为额叶及内束受损的患者可导致膀胱功能亢进和不受限制的括约肌松弛,程度上出现尿频或尿失禁,壳核受损患者可出现膀胱功能亢进而括约肌功能为正常的。正常人体通过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两方面进行调节排尿、潴尿反射。脑卒中发生后,高级排尿中枢及下行的锥体束受损,致大脑皮层抑制冲动被解除,正常排尿反射被中止,引起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无抑制性的收缩,因此患者临床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由于出现暂时性脊髓休克,下运动神经元被抑制,出现逼尿肌无反射,低张力性膀胱,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一段时期内尿潴留或溢出性尿失禁;若小脑或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通路受损,则出现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协同失调。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也较多,其中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既往脑卒中病史均是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高,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每增加10岁,脑卒中后并发尿失禁的风险将相应增加17倍。脑卒中患者各年龄段并发尿失禁的几率为,45~50岁尿失禁并发率为1645%,50~59岁尿失禁并发率为2466%,而60~69岁尿失禁并发率为4082%。

本研究尿失禁组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组较无尿失禁组明显增多。本数据表明,脑卒中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是并发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尿失禁与脑卒中发病部位亦存在相关性。人体的排尿反射受控于额叶中央上部和胼胝体膝部的逼尿肌中枢,以及位于顶叶中央的后部感觉运动区,两者均受意识控制。下丘脑作为是皮质下的逼尿肌中枢,通过刺激下丘脑前区出现逼尿肌收缩,后区核群出现诱发反应。基底节的小脑边缘系统在排尿反射过程中起调节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与额叶、额顶叶内束病灶有关,而枕叶与尿失禁没有任何关系,可能是额叶内束的梗死灶破坏了逼尿肌高级中枢及其与脊髓的低级中枢间的纤维联系,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导致尿失禁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4-750.

2 苏雅茹.尿失禁与脑血管意外.中国临床神经病学,2004.1(11):92.

3 李忠,编著.缺血性脑血管病.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243.

推荐访问: 临床 尿失禁 脑卒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