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10-26 19:24: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中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编程语言与编程技巧之后才能顺利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多年来形成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术要求,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觉得枯燥乏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1 概述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通常采用C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程序设计结构、编程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具体的高级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和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的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改革《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力度,是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实践证明,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以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背景下,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以作者所在的学校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认为当前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学生是文科生,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一个学期,新生一般从第1周开始上课,教学时间仅有16周,知识点多,教学进度快,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和进行及时的编程训练。而且,学生还处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部分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难,就放弃学习,甚至害怕编程。

(2)传统的“先讲理论后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很多学生感到枯燥难学,学过之后,也不能用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课后作业也多是纸质方式,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程序分析等,即使有编程题,也是纸上谈兵,不太懂得如何应用。

(3)教学中过于注重C语言的语句、语法和一些细节,把程序设计课变成了“语法课”。对于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讲授得不够,对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训练不够,没有把逻辑能力与编程解题思路放在首位。

3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深化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协作式教学模式。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我校《程序设计基础》课题组提出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强调课程实践应用、注重培养良好编程习惯等方面教学改革思路,下面将分别阐述。

(1)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应用能力

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讲授重点应放在问题分析、模型建立、算法设计、程序实现和调试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案例驱动方式,构建《程序设计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探索、研究和创新。具体来说构建了基于枚举法、递推法、递归与回缩法等的经典案例教学内容,容入到《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通过案例来讲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即以程序设计思路为主线组织教学。

(2)强化编程实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强化学生编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不是听会的,也不是看会的,而是自己练会的。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模仿优秀程序,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学生才能提高编程能力。

(3)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增强就业竞争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强调程序的可读性、规范性,编写的代码符合行业标准或规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程序的编写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仅要能自己看懂,同时也要便于让其他人读懂。把“华为C语言编程规范”融入到《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编写代码风格,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优化程序。

(4)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编程大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培养同学们对编程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掌握计算机编程能力,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竞赛和CodeVita国际编程大赛,近些年来学生们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既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为学生未来找工作做好铺垫,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束语

改革和创新永远在路上,后续需要自主开发具有实际应用背景,能够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的习题集,供学生上机实验、作业和考试。把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中的一些解决问题的经典思想和算法开发为能够在校内考试系统上使用的题目,作为相应课程的在线作业,以此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编程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徐英慧,周淑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7(4):221-223.

[2] 陈 娟,张长海.《程序设计基础》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经验谈[J].计算机教育2017(4):123-124.

[3] 曹锋.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5(1):81-82.

作者简介:

李强,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职务: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软件开发

*课题结题信息:《基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应用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题编号:SJGY20180301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程序设计 探索 培养 能力